"天宫课堂"第四课:太空授课的新篇章是什么?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事业中,有一项令人兴奋的活动一直在悄然发生,那就是“天宫课堂”。这个独特的教育项目于近年来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将太空与教育相结合,为广大中小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太空中学习科学知识。
首次太空授课发生在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和张晓光的协助下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三名航天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以及制作水膜与水球等,这些实验让广大中小学生们了解了微重力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开拓了他们的科学视野。搜狗截图20230919134309.jpg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6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展示了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等奇妙现象,并解释了这些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场课程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太空中的科学,还激发了他们的科学兴趣。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的第二课如期开讲,由“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联袂呈现。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他们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以及太空抛物实验等。同时,他们还展示了一些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这些实验不仅令学生们惊叹,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乘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位“太空教师”联袂带来了“天宫课堂”的第三课。他们向学生们介绍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以及会掉头的扳手等奇妙现象。此外,航天员还首次戴上我国空间站首个MR眼镜,通过眼镜内的动画引导进行实验操作,为学生们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太空科学体验。
这些精彩的太空授课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充满奇趣和神奇的太空世界,还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神舟十六号乘组即将为我们带来第四课,我们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他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一课。太空探索将继续激励着下一代,激发他们对科学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关注“天宫课堂”的未来,为太空科学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