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张百熙,字楚秋,1847年四月初六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大贤都张家大屋,张家是一个书香世家,光绪19年会试,列二甲第6名进士。先后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南书房侍读国子监祭酒等职,后来做到清廷礼部尚书。张百熙从小门风家教即严,又经时代风云际会洗礼。更培育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张百熙臣在诗中自述:与身处多难,盗贼倪乾坤,六林让干哥,处处湘水滨。当我少年时,读书气嶙峋,常怀四海志。放眼国家更是从小怀抱读书报国的志向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因此他后来从政生涯中始终能关心民间疾苦了与百姓忧患与共。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庚子赔款引发狂澜,诸多官民同城救国图存的方略,因而列兵育才成为国人的共识,1901年8月清政府颁布新学制,书诏曰兴学育人,实为当务之急,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时任吏部尚书的张百熙被清廷推到管学大臣的风口浪尖。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制定学章首创人入学

其时正值维新与保守两派对峙,中西文化碰撞科技新学教革此种背景下,张百熙上认识到锐意破旧利新。张百熙反省大清积贫积弱,是我们综合国力与列强差距太大,这种双方弈最终又折射到全民的整体素质上,张百熙从源头上寻找答案认为晚清国民存在许多顽疾,一是中国不多的高等学堂,无统一的学制规定,政府没有可供操作的学部和制度制衡,各地的教学管理机构是地方学院和思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清廷,学在官府,学术官守。二是灌输内容陈旧,西方高校开设声,光,电,化,历史,经济等学科。而大清学子还在背八股文。三是教学体制割裂,从小学到中学是的全学程,实际上是为绑架在科举上的应景式教育。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张百熙细心考察西方学制,先后向朝廷上呈清定学堂章程,包括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钦定京师大学堂一整套学堂,但他苦心制定的首部学堂章程遭到保守派的抨击,对于清政府而言,他们寄希望培养一批效忠清政府的臣民。王大庆与将军且不时反对,其他官员也多有异议,如刑部尚书荣庆就曾借中小学生课堂读经太少而极力干预,事后言官更是参照诽谤。因保守派力量占据着朝廷风向,章程行文又太过仓促,设计内容不够宽泛。清廷又增派刑部尚书荣庆,大臣张之洞一道拟定新本。第2年年初奏定学堂章程成型,该章程规定了各级各类学生的性志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将学制划分为三段7级,共25~26年,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5年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之后是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该章程在后来运行中虽略有增删,但总体上反映较好,且对近代教学规章均有积极影响,如新章程对学生品德全年稽查分,言语容志,行里做事,交际出游大力整治,这就改变了一些人的不良恶习,也是学官的孩子,京都五品,外省八品官员就读生源,吃饭争上席,入夜下窑子,饮花酒,吸鸦片,最啼笑皆非的是早上陈列教师要呼叫某老爷出操,中间还有某大官人向左,向右转,后来这些官老爷干脆让书童带操,而凡此种种恶习在新章程执行之后几乎绝迹,此外章程的三性也得到了学界的好评。所谓三性即爱国性,强调明伦理,爱国家为根基,资深性,及多开专项事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谋生技艺,强迫性,规定凡国民7岁以上进入学堂,常有事故外不入学者罪其家长。

新学制是1904年开始逐步实施,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廷覆灭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苦心经营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作为掌管大臣的首要职责是,总理恢复京师大学堂事宜,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900年京师大学堂先遭义和团冲击后,被八国联军中的德国侵略军占为兵营。校舍书及设备毁坏严重,被迫停办长达两年。

张柏熙认为大学堂之所以造就人才,而人才之初又以总教习得人为第一要义,为打造精英团队,他进行礼聘学界名流,如桐城派领袖吴汝纶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年迈,不肯出山,三张百熙穿着大礼服主动登门,为国内学子跪拜求师。湖南鸿儒张鹤林也是通过他派人至诚相邀,最终出任京师大学堂副总教习,近代启蒙思想家为新人严复受聘担任译书局总办。又聘海内知名学者杨仁山,径山王,姚州,孙诒让,蔡元培等学者,相助教务队共倡新学。

对中外教习他都秉持一视同仁,秉正理念。如提出不得见此邪教,宗教信仰,要为鸠毒学生的,一律开除。且凡聘用外国教员者精英都签署合同,后来还专门设立一条学员,叫唐军英烈作直观,以实考其功过而进退之。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而对于非本国一方的过错引发纠葛,就主动排解矛盾。比如医学馆的某日籍教员,一次领学生上生物课解剖一只山羊,遭到慈禧派言辞呵斥,外教一时吓得瑟瑟发抖,张百熙亲自前往求见慈禧,说宰羊是为了培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日后和抢救很多患者正是考虑老佛爷的菩萨心肠,他才拦下没予以周报,现特请老佛爷允许,经过这样一说,慈禧不再发难。 但精通西学又熟悉洋务的人才毕竟太少。如此还带来一堆人事问题,如所聘外教有的来自海关部门,有的从教堂神职人员混迹过来,并没有执教经历。甚至还有在授课期间兜售宗教。为净化风气,张百熙将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等人全部解聘。丁韪良鼓动美国公使康格向清廷施压,意大利某使馆官员也坐等总理衙门安排意大利外教授课。张百熙顶住压力不为所动。

这番义正言辞的拒绝,最终得到清廷理解。为培养一批人才回京师大学堂派自用,解决大学堂师资贫乏难题,张百熙,商厦,周雪力促清廷选派生员留学,为此韩承羽,荣庆拍桌叫好。

1903年年底张百熙亲自从大学堂速成科中送31名学员到日本16名学员赴西洋诸国,张百熙以个人身份亲自送他们到火车站挥手作别。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张百熙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也颇具心计,向他要求各科教师编写讲义时要侧重于前沿性实用性,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学业方式融汇他专门委托朝廷命官,从国外购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13所高校的课程编排及教科书,以此作为大学堂编译教材的范本。对传统国学教材的编撰,张百熙极度重视,他亲自拟定了4条规则,一曰定终止,二曰出任杂,三曰通古今,四曰求贯通,此外他还提出培养有用之才必须有有用之学,为此他力主缩减经济学课程的分量,增加西学科目的课时,如正科除经学,诸子之学增加了伦理,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学数学,物理等课程比重。正课一周36课时,后来伦理经学珠子4课,总共占14课时。

为完善配套设施,张百熙经营京师大学堂的校舍,一景山东街至沙滩后街一片原内务府交给孙家鼎时,校舍上有340余间。仅一年多光景,德俄军队占据学堂。厄运难逃,只剩几十间校舍,四面围墙及南北不过60米东西不过40丈,中间所有房屋讲唐集,其他课程的人等着,用其西北两边讲设不足百间,走马上任之后,张百熙为这京师大学堂旧址,不知走了多少圈,看访周边。最初他向慈禧光绪递交一份奏折。也想在京郊丰台周边圈上1000多亩土地,新建一个像模像样的京师大学,可是朝廷财力不济,只好作罢。于是张百熙等先在戊戌时期强学会原来的旧址成立京师大学堂筹备所,顺带将官书局附近的艺术局,就请划入大学堂名下,并构成将原属外务部的同仁馆国际间管辖的中式学堂,八旗学堂并入大学堂办理,并将红楼一块14亩多的地,修建为京师大学堂运动操场。经费的争议也颇费周折,先前沙俄修筑一条山海关直通海参崴的铁路约定数额,每年支付朝廷白银35万两,一直存于华俄道胜银行,至1902年已达5050万,张百熙请以此充为大学堂经费。1900年8月,是大学堂奉旨取钱,上有余款也存于华俄道胜银行,他向户部多次软磨硬泡,这款也打到大学堂户头,张百熙提出京师大学堂难为历年给各省输送人才,最终清廷出面请下各省都督,大省份每年筹2万,中省1万,小的省份5000。当年送到京师大学堂。此外张百熙规划充实大学堂藏书,新建的藏书楼书册竟比戊戌年前多出几倍,又派专人从各地按需购入仪器,并委托外国教习或出访的朝官及驻外使节购进批量仪器。在张百熙的苦心经营下,京师大学堂一首沉靡之风尽显现代大学之风气,他也由此被认为是京师大学堂的第1位奠基人。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变革用人制度,终结科举

张百熙从小攻读经史习八股文,又多次担任乡试,主考等职。或许是浸淫太深,对八股文和科举之弊认识十分透彻,张百熙先期于重定学堂章程折中,就向清廷建议科举取士应逐年递减,1904年元月他再次牵头和重庆张之洞联名向清廷请递减科举举人。随后在国内外局势刺激之下,国人要求立即废除科举的呼声也大为高涨,9月清廷诏令正式停止科举考试。张百熙成于科举又送走科举,一如他创办大学堂。他曾对一众随即走进最高学府的学生提前就打过一剂预防针,学堂要是办得好,就衮衮诸公。要是办得不好,就诸公衮衮。他后期在各学堂推行周末可休制,被指为误人子弟单个公民。他晚年参加大清吏治改革,为编纂官制大臣,更没少得罪令惩贪吏。

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宗旨是(他为我国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府,实至名归的中国大学之父)

从此他的官运再不像以前那样,不久他就被贬黜回乡。于1907年2月张百熙在愤怒当中得了重病,最终没有能够留下来。可以说是晚清的历史选择了张百熙,成就了近代史的中国大学之父。但是晚清的困局不是张百熙一人之力可以瓦解的。也不是他办一个京师大学堂,整个清政府就会强大起来。但是我们还是要像学习他这种爱国家,爱人民兴办教育的精神。是张百熙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近代化进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了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也为我国后面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风云激荡的晚清历史有这样的人才出现,对我们国家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只是由于制度上的种种原因,满清政府还是积贫积弱。只有真正的从制度上发生变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起来。这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难题,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让国家变得富强。而我们今天需要做的就是像张百熙这样的伟人学习,懂得他们为国付出艰苦勤劳的一生。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为中国的近代现代化事业孜孜不倦的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