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直播还精彩的篮球比赛,这种体验实在难得。6月13日即将于内地大银幕上映的俄罗斯运动题材影片《绝杀慕尼黑》以情绪炸裂的现场感,让内地观众感受到了战斗民族体育片的热血一刻。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两个小时的影片,最后一场改写历史的篮球赛几乎打了整整40分钟,差不多就是一场NBA比赛的时长。通过现场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这部目前豆瓣上保持着8.1分的影片的确足够精彩。虽然在叙事上各种套路满满,但俄罗斯影片特有的喜剧感,以及成熟的镜头语言和激情四射的情绪渲染为影片提供了上乘的观赏性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哪怕你不热爱篮球,对体育不太感冒,但《绝杀慕尼黑》依然能让你看完后感到热血沸腾。影片的秘密在于用叙事和人物塑造,带来强烈的共情感,使得观众逐渐偏向于认同角色,同情角色,希望他们突破重围,获得成功。《绝杀慕尼黑》以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出征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真实历史改编而来。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一直处于铁幕之下,关系非常紧张。双方的任何一次接触都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但在篮球比赛上,就连一向不服输的苏联高层都保持着谨慎和谦虚的态度。美国篮球独霸篮坛30多年,没有输掉一场比赛,而且连续三届奥运会击败苏联。

世界男子篮球队中美国是神一般的存在,苏联则是永远的第二名。影片故事从1972年奥运会前开始。因为巴以冲突,传奇的国家队教练戈梅尔斯基因为犹太人身份不得不退出国家队。由不太知名的地方队教练康德拉辛接任接替。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戈梅尔斯基多年经营,为苏联国家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当时的国家队人才济济,为后面将发生的传奇故事夯实了基础。康德拉辛,影片中被称为加兰教练是一位兼顾了铁血和柔情的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风格韧劲十足,手段铁血;但在生活上却温柔细腻,如父亲般给年轻队员各种照顾。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他大胆的采用美国训练方式,提升球员的体能和对抗性;甚至要求国家出钱让队员在奥运会前去美国,与当地的大学生联盟队比赛。在92年“梦之队”出现之前,美国的奥运男子篮球队都由即将加入NBA联盟的大学生作为主力,选择与大学生队伍进行赛前训练是非常聪明选择。

在生活上,加兰教练为了保持队员的信心,也是各种手段齐上阵。为近视的球员买了美国才有的隐形眼镜;为喜欢走私商品的队员上下隐瞒;甚至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为有先天疾病的新人中锋垫付医疗费。加兰教练的全心付出换来了队员们的高度认可,整个队伍空前团结,除了主力队员外,连替补队员也实力大增。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绝杀慕尼黑》为了全力营造奇迹的比赛经过,整个第一和第二幕戏显得有点仓促,当然这也与内地版少了13分钟有一定的关系。敏感的时代背景并没有让《绝杀慕尼黑》陷入苦大仇深的卖惨里,而是较为平衡的凸显了这场胜利的不易。影片用比较幽默的方式涂抹了现实的困苦,让影片始终保持着积极热血的基调。

比赛胜利后,队员们只能拿到微薄的奖励,有人调侃还比不上国外开出租车的司机;队员因为膝盖有伤,一直被疼痛困扰,眼看美国大学生队医就有良药,却因为敌对原因只敢询问,不敢索要;更有暗自打算在奥运会期间叛徒外国,因为国家队的待遇和当时欧洲其他国家比起来实在寒酸;负责体育的高层,其实根本没有荣誉感和体育精神,比赛的输赢只与他们的“位置”挂钩。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片尾,那场惊天逆转发生前后,高层人物的“变脸”就是最好的佐证。《绝杀慕尼黑》用幽默的台词,还有嬉笑怒骂的戏剧性消解现实的巨大压力,让观众始终沉浸在比赛的氛围中,这种商业片惯用的手法提升了观赏性,但同时令部分细节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绝杀慕尼黑》通过比赛呈现了篮球队员与教练的之间的友情,还有对于荣誉的渴望,符合奥运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也容易得到观众认可。不过比赛的背后的艰辛,教练和部分观影遭受的巨大压力在影片中则没有过多体现,算是为了影片戏剧性的一种妥协。在影片高潮时刻的美苏对战中,可以看到俄罗斯电影的成熟。镜头语言的流畅,远景与特写的交叉,各种场景调度,很快将观众拉入比赛现场。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最后时刻的关键发球用了“消声”处理,与整场比赛热闹且吵闹的氛围形成对比,直接捏爆了观众的神经,把紧张感提升到最高。那记不过一秒的“神仙”传球,利用慢镜头和交叉剪辑,把制胜一球与比赛场外的各组人物联系起来,既紧张又充满戏剧性。

这种表现主义的方式很好的将真实历史与电影书写重合并置,尊重了历史,也提高了电影感。虽然只是一场激烈的比赛,但影片同样成功传达出带着意识形态文本表达意图的主题,也具有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强烈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难怪网上能打出8.1的高分。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其实,《绝杀慕尼黑》的背景故事比电影本身更具戏剧性。首先是教练选择的新人亚历山大•别洛夫,这位当时年仅21岁,天赋秉异的中锋,最终意外成为了执行绝杀的“天使”。但因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而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6岁。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然后是片中的队长,苏联篮球史的顶级“杀手”谢尔盖。他为国家队效力14年,参加了四届奥运会,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火炬传递手,并亲自点燃了奥运圣火。他还是第一位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的非NBA球员,且没有参加过一场NBA的正式比赛。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在遭受了比赛最后一波三折的“三秒绝杀”后,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场景,颁奖台上,作为亚军的美国队集体缺席,银牌无人认领。40多年过去了,那些银牌仍旧在瑞士存放。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因为战争和身份问题卸任的传奇教练戈梅尔斯基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带领苏联男篮在奥运会半决赛击败了由全美大学篮球界精英组成的美国男篮。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两次胜利,终于让不可一世的美国人意识到,大学生男篮无法锁定胜利。于是恐怖的美国“梦之队”诞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男篮组成了由“飞人”乔丹、“魔术师”约翰逊、查尔斯·巴克利、“大鸟”伯德、马龙等巨星云集的梦之队。全队唯一一名不是NBA球员的是大学生克里斯蒂安·莱特纳,当时他已经被NBA选秀大会挑中。奥运会上八场比赛,梦之队平均每场得分117.3分,每场赢对手43.8分。

想看一场篮球比赛(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场比NBA总决赛还精彩的篮球比赛!既热血又动情)

当时的美国梦之队主教练称:“我喊暂停是对场上球员的侮辱”!体育历史专家埃德尔曼说道,“因为没有那支球队,我们就不会见证梦之队的诞生,我们也就不会看到NBA球员出战奥运会这一幕发生。”

72年的胜利其实对88年的胜利至关重要。它的胜利证明了白人选手通过先进的训练方法一样可以与天赋更好的黑人队伍一争高下。它同时证明了“整体”篮球的重要性,利用适合本国选手的打法,依靠战术可以成功压制对手。这为后来,在奥运赛场上,西班牙人和阿根廷人先后把美国梦之队拉下马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借鉴。

《绝杀慕尼黑》也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大片,但它观赏性十足,加上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故事,让它依然魅力难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