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这个话题炒了好几天了,我一直暗中观察。观察完了,我也说说。

高晓松老师一段假球说,把徒和小白都给忽悠的够呛。足球圈的朋友们都急了,我看健翔兄,段暄兄,董路兄都说话了,还有好多专业媒体同行都出来摆事实,讲道理。都说的特清楚了。我再说,就不用再讲道理了,道理已经说到位了。有些不明白的人,你说的再到位,他也不明白。也不是他不明白,就是他不想明白。段暄兄说得特好,这不是世界杯的问题,这是世界观的问题。在段暄兄这条微下面,有一条评论巨逗,说:在徒眼里,诸葛亮七擒孟获,因为庄家开的是让6。

太逗了,祝融夫人都上天台了。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所以今天咱们就不再多解释彩行业和竞技体育的关系了。说实话,这个行业我干了小20年,假球我也没少见。我不阳春白雪,但这在整个竞技体育里的比例,毕竟是极少数。高老师说的那套,在对竞技体育和彩业有基本认识和研究的人看来,肯定是不懂装懂,歪理邪说。我想说的就是这件事,就是高老师为什么要不懂装懂,发表和世界杯有关的歪理邪说。

其实高老师这段话,这期节目,是关于世界杯的,但不是这次世界杯做的,是4年之前,上届世界杯的时候做的。4年之前,对于高老师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他和他的团队,开创了一档后来影响力巨大的节目,叫《晓说》。世界杯假球论,就是《晓说》第一季里的一期节目。那季节目出来,赶上当年是世界杯年。世界杯不只是一次体育比赛,而是一次社会事件。所以这节目里得有一期说世界杯,应应景。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我把话说在前面,我一点儿都没有挤兑高老师得意思。说这话,我真是发自肺腑,很尊重高老师,尊重他的才学。

第一,我觉得他创造了一个内容创业的典范。后来好多人跟他学内容创业,把内容、把文化,真正体现出规格。节目做出来了,卖上了价钱,这是给胸藏锦绣的文化人打开了一片天地。你有文化,可以帮你致富,不像过去社会不尊重文化人,出去让人叫穷酸腐儒。在内容创业这件事上,高老师设立了一个标杆;

第二,高老师的才学,确实值得尊重。人家那是家学。我对他描绘的一个场景印象特别深,说他小时候,没事儿就跑到院子里林徽因阿姨家,要一块糖吃。您说,这是什么成长环境?这是什么耳濡目染?高老师有些东西,我们北京人爱说玩意儿,那玩意儿的确是骨子里泡出来的。你往那儿一坐,折扇轻摇,你说那东西是你骨子里泡出来的,还是昨天现学的,你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我一下就能听出来。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我也看过好多人攻击高老师。说实在的,以文化底子、生活经历、表达能力,表达能力里面还有个人气质和表达技巧,高老师都是顶尖的。你不服,你坐那儿说说让别人听听。在这个行业里,高老师的确是顶尖的。不然后来那么多做内容创业的,做同样类型的节目,都没有谁能达到他的高度。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好。接下来,该说问题了。这个问题,说的是高老师和《晓说》这个节目的问题。其实不只是高晓松和《晓说》的问题,是所有内容创业者的问题。也不光是内容创业者的问题,最后是所有社会名流都要面对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你再牛逼,你懂的再多,你也有边界,你也有不明白的。你就真 是诸葛亮,未出茅庐知三分天下,吴国和蜀国踢一场足球赛,你也不知道怎么开盘。但拥有社会知名度的内容创业者,最后都要面对的局面是,你得不停地拓展自己的边界。拓展来拓展去,你就开始胡说了。下面图里右边的是于桑!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咱们还以高老师为例。我也听过不少期《晓说》。里面有好多说得特好,关于民国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介绍美国的,都特好。你能听到他的见识,你能感到,在你心里一尊尊伟大的文化塑像,比如林徽因阿姨,在他心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清晰的人,眉目鼻眼什么样,他都知道。那他说出来,就是比别人说的棒。就像我前面说的,是不是你骨子里的,是不是你自己的生活里炼出来的,一听就能听出来。

节目做好了,点击率高,播放量大,广告客户砸钱,这事儿真做成大买卖了。本来你就是做一个节目看看,现在你就得继续做节目。继续做节目,你就得继续说。说着说着,就到了你的边界了,就把你真正骨子里的,你最明白的,你能当专家说的那些事儿,都说完了。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可是你都说完了,节目不能完。你还得继续挺着说。文化说完了你就得说体育,美国说完了你得说欧洲。这时候,就不能光指着你自己了,还得有团队出来帮你整理东西,找选题。但说实话,团队的水平就参差不齐了。团队里要是真有比高晓松还能的能人,他就不给高晓松写稿了。团队整理出来的东西,质量就不是100%能保证了。因此,当你开始说那些你其实不怎么明白的话题和领域了,你其实已经没得说了但还不得不说,你就快出笑话了。

这就是为什么,后期高老师说的有些东西,被那些行业的专业从业者指摘的越来越多。我听到过一种普遍的声音是,听高老师的节目,要是听你不了解的领域,你就觉得他说的振振有词,特有道理。但要是说到一个你本身特别了解的领域,你就发现他在胡说。这就是因为,在你特别了解的这个领域里,你是专家,他不是。

他是高晓松,他有名儿,他能说。但他不是什么都懂,有些领域,他就是没你明白。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足球,他就不明白。但为了世界杯年制造节目热度,不明白也得说,也能蒙一片人。体育盲一听,也觉得特有道理。

这就是我想说的。我说的不是高老师,是内容创业的现状、规则和尴尬。一开始内容创业是卖节目,后来这两年开始卖课程。一个节目和课程能打响,很大程度上是靠讲述者的个人魅力。但再有魅力,再牛逼的个人,也有边界。

我认识另外一个特别成功的内容创业者。他意识到了这种边界的窘境,现在开始转做课程售卖平台。之前靠自己做节目撑着公司的时候,特别痛苦。就是自己懂的东西,说出来游刃有余的东西说干了之后,特别痛苦。公司要生存,团队要挣钱,你就必须继续说。可是你说干了要再说,你就得现学现卖,你能学到的程度,你能表达出的水平,都受影响。有一回他跟我说,45分钟节目,他录了10个小时才干完。录的慢,就是因为这玩意儿其实还不是你的,你刚学,还没学明白,就得给别人讲。就像我小时候说评书,老师就会说,你这块活还不瓷实,所以你说着就费劲。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这件事再往大说一点,除了节目需要,还有社会名人的自我。自我,这词儿我老说,英文叫EGO。每个人都有EGO,名人的EGO普遍更大。因为名人知名度高,声量大,说话有人听,而且有人信。所以一来二去,有的脱离了自己的边界,也什么都敢说。不光什么都敢说,还觉得说什么都有理。

我前两天还听了另外一位说另外一段,说“中国足球不行是因为运动员挣钱太多”。这个理论,特别切合中国老百姓对中国足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还恨他们特别有钱的心理。但这个理论的荒谬程度不亚于高老师的世界杯假球说。这就是名人的特权。当你听到名人说话的时候,请不要仅仅因为他是名人就相信他。

再说一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让你恪守边界的,是敬畏和修养。

高晓松回应假球论(我也来说说假球和高晓松)

最后扯回来,我自省一下。自省完了,我自我表扬一下。别人都不表扬我,我就得自我表扬。当然,我仅仅是一个篮球评论员,也不算社会名人。但我就是属于边界意识比较强那种,比较不太敢跨界。这回世界杯,健翔兄和刘语熙阿姨的经纪人请我去做节目,说了好多回,我都请他们再三考虑。我说我真不懂。我虽然小时候踢球,但从工作之后,基本没时间看足球了。世界杯除了梅西和C罗,第三个人都不认识了。我真不知道坐那儿说什么。刘语熙的经纪人狄莎说:“没事儿,您来,您以为她懂多少?”我说:“她不懂可是她乌贼呀!谁不害怕她?我要是足球迷我早突突她了!”

我的意思就是,这是我给自己的要求,尽量不说自己一知半解的事儿。我们现在也算内容创业,内容基本固定在两个领域,一是怎么看篮球,二是怎么过日子。一个是我的工作,一个是我的经历,其他的尽量少说。但要是有一天,广告商爸爸和公司发展需求也把我架出去了,在那条边界前面,我迈不迈腿儿呢?

不好说。

我理解高老师,胡说八道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