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未来感到乐观(我为什么比过去对未来更乐观?)

我们对未来感到乐观(我为什么比过去对未来更乐观?)

  有人看到刮毒疗伤,有人只看到伤

  作者|毕亚军

  接着昨天寒气传递的话题。

  2017年开始,我每隔一段就会喊一喊《苦日子要来了》,提醒大家投资、借钱要小心。不过,当时大家都很乐观的,还有人私信骂我傻逼,唱空房地产和中国经济。

  现在的形势确实严峻,但大家也太悲观了吧,一个寒气,整网都冷飕飕的。相比2020年以前,我对未来其实是更乐观了。

  【房地产熄火是长期利好】

  恒大等房企暴雷,整个地产行情冰冻后,一些声音开始质疑房地产调控,包括对三条红线有微词,甚至认为是这些搞坏了经济。

  我觉得这是错误的。调控必须搞,三道红线也有必要,即使痛苦也要搞。

  如果说三道红线有问题,那也是搞迟了。如果更早下决心,比如中美争端以前就下决心,或许积累的问题不会这么大,并且解决问题的空间和余地也要大一些。

  至于说三道红线逼出了那么多雷,让问题超预期。问题首先也是开发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银行,联合隐瞒了问题的严重性吧,所以监管才下了更重的药。

  现在大家只看到三道红线的不利影响,但有没有想过没有三道红线,恒大等等会疯狂成什么模样?三道红线之前,从中央政府开始,对警惕和防患房地产风险喊了多少话,做了多少工作,结果呢?结果是——

  绝大多数开发商都不见棺材不掉泪。

  房地产过头对经济的伤害不用说了。冷一冷,回归理性,也给老百姓正确认识房子上一课,这显然是有利长期的。

  【互联网告别野蛮也是长期利好】

  对互联网平台、在线教育的强监管,以及连锁反应,算是仅次于房地产的,对当下经济造成负面波动的核心要因。

  但这件事,只是负面吗?甚至监管错了吗?从大方向、长期看,这绝对是大利好,而且也是到了必须做的时候。

  这不是唱高调,而是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首先是有利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本身。

  这两年,大家谈到资本无序扩张这个词,总会从非商业经济、非企业经营的层面去看问题,但事实上,它首先是一个产业和经济规律的问题,是一个企业经营风险的问题。

  要立足经济现实,要讲成本效益,核心能力和价值创造,这些对互联网科技也一样管用的。换句话说,互联网科技企业脱离了这些,最终也会覆灭。

  互联网科技前些年那个疯狂烧钱扩张,不断内卷实体经济的搞法,就算国家不管,它能一直走下去吗?能走出一个好来吗?

  走不下去的。互联网科技的钱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总归还是要算账的。

  其实这两年,很多互联网暴雷、倒闭,包括巨头公司都业务瘦身、裁员,很大原因也是经营问题导致的,而不是其他。

  但在国家监管前,很多企业依然是明知有问题,也依然杀红眼,拼命扩张,甚至因为大家都那样做,所以自己也不得不去做,这就是忘记初心,也没有使命了。

  从共享单车到社区团购到在线教育,很多企业的估值泡沫、烧钱、恶性竞争几乎是无边了。如果任由其膨胀,最终一定给企业自身,给社会积累更大的风险。

  从社会层面来说,互联网疯狂进攻传统产业,甚至公共事业,而且是没有什么技术创新,持续烧钱内卷,甚至谁资本大谁就赢,赢了就主导财富创造与分配的路径,也的确影响到经济创新与公平,迫切需要扭转了。

  大公司不是问题,怎么大是个问题。互联网不是问题,用它干什么是个问题。

  在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通过监管与纠偏,让互联网科技企业更健康规范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长期未来显然也是更加利好的。

  【科技创新和制造业被重视

  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重要性也不用多说,但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课要补。

  以科技创新为例,华为是公认的标杆,但若理性并谦虚一点看,华为在世界科技企业里其实并没有那么科技创新。除了在老本行通信领域攻上了世界之巅,并且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其他很多领域,说华为至今依然是创新改良和创新跟随也不为过。

  中国最厉害的科技创新企业也就这样了,整个科技创新的差距就更大。

  制造业方面,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还有一个尴尬,大多数人就不一定清楚了,那就是我们大陆本土的制造业,比我们通常所谈的中国制造业还要弱一点,甚至弱不少。

  比如,在我们大型出口和先进制造业,相当大部分都是外资企业。在大陆前20大贸易出口企业,就常年有超过一半以上是外资。

  前些年,房地产和互联网吸引资金、人才等太多要素大搞行业内卷,也虹吸着核心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如今这一局面也在被扭转。越来越多硬核科技成为新的千亿、乃至万亿公司,就是个很好的标志。

  虽然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强国依然任重道远,但现在的大气候相比2020以前好太多了,这当然也是有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

  【上了一堂宝贵的风险课】

  如果在2020年以前,您问我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我的回答可能是:

  大家似乎都忘记了风险啊。

  这是我这些年非常深刻的一个感受,还曾写过诸如《香港超级怂人》谈这个事情。相比经历了很多风雨洗礼的成熟经济体而言,我们的企业家,包括官员、老百姓,对经济发展规律、风险的认识和知识都是很弱的。

  以企业家为例,你一个个看下来,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胆子太大,谨慎不足,对机会的进攻多过于对风险的防范。

  很多大型企业,都胆子大到不但脱离一家企业该有业务与财务底线,而且还屡屡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这是早晚要出大事情的。

  老百姓其实也一样。比如各种理财暴雷,当然有骗子、奸商多的原因,但很大一个问题也在于,整个社会的风险认识与知识不足。

  风险意识的集体薄弱,也和我们过去几十年基本上没有遇到过大的经济挑战,或者遇到了,也被政府强有力举措,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给化解了有关。

  但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比如现在我们就遇到了几十年来最大的挑战。而这个挑战来得比较大,我们也难适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对风险的预防不足,又过惯了宏观经济一直高增长的日子。

  所以,现在这么来一下,从企业到大众,虽然很痛,但也是上了一趟宝贵的风险课,进行了一次过苦日子的训练。

  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理性之上,有这门风险课打底,对将来经济发展中的风险防范,以及风险应对,也都是有利的。

  还有一个让我对未来更乐观的,就是加强推进共同富裕。实事求是地说,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也曾写过一个稿子《共同富裕不只是道政治题》。

  共同富裕是拓展可持续空间的关键利基。

  1个人有1000亿,与若干个亿万、千万、百万富翁加起来有1000亿,财富总量没有区别,但落实到社会的生产与消费上,一定是若干人比1个人更强。1个人,他的消费到一定程度,也就那样了,但换成若干人,效果就不一样了。生产也一样。

  我的这些乐观,几乎都是来自现在比较悲观的一些事情上。但事情也就是这样,利弊的两面,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看。一刀下去,有人看到刮毒疗伤,有人只看到伤。

  经济转型升级一定是有痛苦的,尤其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但对我们这么大经济体来说,不去经济转型才是真正痛苦的,而且会更长期的痛苦。

  我们这两年的一些大调整和大变化,从短期看,是有很多不利和痛苦的,比如,增长放缓了,甚至还要大量还旧债等等,但从长期看,这些却是转型升级的必须,而且也都是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相反,如果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继续几个房地产企业就可以借到相当于全国GDP几个百分点的钱,继续基础民生、教育、医疗、甚至公益慈善都可以被互联网科技拿去估值百亿、千亿,我们的未来才是真正堪忧的,要出更大问题的。

  当然了,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制造了不少新的问题。但要相信,这些都会克服和解决的。无论是刮毒疗伤必有的疼痛,还是矫枉过正,甚至其他,都会解决的。

  所以,现在不是我们悲观的时候,而是我们咬紧牙关,坚定信心,转型升级的时候。

  只有咬紧牙关,坚定信心,我们才能成功转型升级;只要咬紧牙关,坚定信心,我们就能成功转型升级。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