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近年来,清宫剧一直是荧屏的热点,关于清朝宫廷的电视剧一部接一部拍摄,一部接一部播放,且一部接一部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清朝宫廷故事本身精彩,或者说,清朝历史本身有戏,这些历史是多层面的,既有男欢女爱,也有祸起萧墙,爱恨情仇加上宫廷喋血,是最吸引人眼球的。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而在众多清宫剧中,以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清宫剧之一,尤其其中刀光剑影的夺嫡之争的历史,其曲折与惊险,人物性格的鲜明,都让人印象深刻。

很多人喜欢里面的人物,如“十三爷”允祥便是,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康熙24个儿子, 爱新觉罗·允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

允祥文不弱老八允禩,武不输老十四允禵,文武双全,为人善良,忠肝义胆,嫉恶如仇,有侠义之心,路见不平一声吼,仗义不计得失,出手不计后果,素有“侠王”之誉,在康熙皇帝的二十多个儿子当中,是最有傲骨的一个。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然而,这样一个有能力、有胆识、有威望、有人气的皇子,最后却无缘储位,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觉得,允祥之所以无缘储位,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母不尊贵,同时早逝。

允祥的母亲章佳氏,本是满洲镶黄旗包衣人,康熙朝,在内务府选宫女的时候选入宫,去世前并无册封记录,贵妃是逝后追封的。

允祥的母亲出身既不显贵,去世又早,他作为儿子,在康熙皇帝与所娶的许多王公贵族女儿所生的儿子们的出身,可谓大相径庭。以这种出身,要立为皇储,是非常之难的,除非有极其特殊的原因,如皇帝无其他儿子、或建过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奇功等等,但允祥没有这种机遇。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二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当皇帝。

允祥确实有侠义心肠,有慈悲情怀,但是,这种性格过度了,便成了弱点。比如,他好冲动,眼里揉不下沙子,一个意念可以举刀杀人,性格刚烈,脾气火暴,举动自专,这种没有回旋的性格,不是当皇帝的好料子。

三是他有自知之明。

允祥虽然受尽了其他兄弟的欺负,又多次遭到康熙的误解,甚至在宗人府被圈禁了整整十年,但在所有皇子都垂涎于皇储之位而跃跃欲试时,他却除了一心帮助四阿哥胤禛争夺皇位之外,内心从来就没有过争储之念。

这源于允祥内心的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虽有“侠王”之称,但他也仅一“侠王”而已,帮助人家上台可以出一分力,但自己要争强出头,则天时不借、地利不合。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然而,也正因为允祥没有霸王硬上弓,利用自己的才智帮助胤禛坐上了皇位,所以他才成了雍正王朝的议政大臣,成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显赫一时,富贵善终。

其实,允祥没有争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四哥胤禛太狠了,不为友,则为敌,自己倘若参与其中,势必与胤禛为敌,自己倘若败下阵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后来胤禛上台成为雍正皇帝之后,事实也果如允祥所料,所有参与夺嫡的兄弟,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

史载,皇八子允禩康在康熙诸子中最为优秀,声望最高。雍正即位后,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幽禁后受尽折磨,暴死于禁所。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皇九子允禟因依附允禩,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命改名“塞思黑”,后圈禁,受尽折磨,毒死于禁所。

皇十子允䄉因依附允禩,雍正元年被夺爵,圈禁至死。

皇十四子允禵,与雍正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因依附允禩,雍正上位后命他看守景陵软禁。

即使是没有参与夺嫡的,如康熙三子允祉博学多才,不问政事,雍正即位后,即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夺爵,囚禁于景山永安亭。十年卒。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总之,康熙的亲生儿子,雍正的亲兄弟,除了被过继出去的皇十六子,以及和他关系密切的皇十三子、皇十七子外,其他的兄弟几乎无一善终。

历史学家蔡东藩在《清史通俗演义》一书中,详尽记载了雍正上位前后杀兄屠弟的原因和经过,并评价说:“允禩、允禟等皇子,不过于康熙在日,参与夺嫡而已,雍正得立后,即视之若眼中钉,始则虚与委蛇,继则屡加呵责,匪唯斥之,且拘禁之;匪唯禁之,且暗杀之。改其名曰阿其那,曰塞思黑,曾亦思阿其那、塞思黑为何人之子孙?自己又为何人之子孙乎?”

而且,蔡东藩给雍正下了一个断语:“喜怒不时,刑赏不测”,意思是说,雍正是个刻薄寡恩的皇帝。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当时去清不远,蔡东藩的敢说敢言,由此可见一斑。

蔡东藩是清末民初人,科班出身,曾任候补知县,因看破官场黑暗,辞官归里,后响应时代号召,著书立说,以书醒世,以书救国。

从1916年到1926年,蔡东藩埋头写史,用了整整10年时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写起,一直写到民国九年的1920年,写了2000多年的历史,共11部,1040回,650多万字,总名叫《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其中,就包括上面所说的《清史通俗演义》。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蔡东藩撰写史,反对“历史无据的虚构”,严格地做到“无一事无来历”,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雍正王朝》小说原著者二月河先生就评价《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一书说:“入门民族历史,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评价这本书:“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有网友也评价说:“比之正史,蔡著文字通俗,人物灵动,赫赫炎炎的帝王贵胄、青史彪炳的文臣武将、名传千古的文人墨客、不见经传的烈女优伶,都有血肉,有温度,有性格;对嘉言懿行,不吝笔墨,对败德辱行,口诛笔伐,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的傲然风骨。”


清朝康熙的儿子(康熙24个儿子,十三爷威望最高,却不敢争皇位,正史透露原因)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精装本《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一共六册,六千多页,无删减,还有蔡东藩创作时的点评。

这套书原价408元,头条做活动,团购价165: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蔡东藩 全套6册新版精装】 ¥165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