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stellarium看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_南半球太阳视运动轨迹

最近很多小伙伴们在追寻关于怎么用stellarium看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的解答,今天东编为大家精心筛选10条解答来给大家分析! 有78%高端玩家认为怎么用stellarium看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_南半球太阳视运动轨迹值得一读!

10条解答

怎么用stellarium看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




1.老师好,我用Stellarium看太阳赤经,发现历日节气并非跟随天文时间设置,失天可多达二日,请问为何?

节气的设置并非由太阳赤经,而是太阳黄经所决定,你所观察到的误差,便是由黄赤交角所引起(太阳在赤道面上的投影的运动速度和实际运动速度不一致 。 分至日比较接近,分日太阳位于黄道上,太阳的黄经等于太阳赤经,不存在误差;至日位于两个分日的中点,不均匀的运动变化趋势也取到了均值,某种程度中和了上述县乡所导致的误差。 现用的公历具体如何确定每年的开始,那可能到历史版块去询问更为合适些。不过就我所知,格里高利订立时,那时因为闰年已经积累了大约十天的误差,教皇规定将翌年的春分从3月11日改为3月21日,从而推行新的立法。不敢说春分是历法的基点,但是说起到了重要的效应,还是比较合适的。


2.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

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轨迹是个圆,不是椭圆,不过这个圆的半径每天都不同,并且圆平面随季节不同而在一定范围之内摆动。 要知道,以地球为参考系,太阳一天就绕地球一圈哦!


3.用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 模拟太阳的位置,发现太阳的位置总是和滞后一个星座,是什么原因?

春分点在占星术发源的时期在白羊座,但由于岁差的关系,但现已移动至双鱼接近宝瓶座附近,导致所有的星座都会提前一个。 实际上在天文学上,黄道星座是13个,而不是占星学的12个;而且黄道星座所占的赤纬分布很不平均,这样也会使得太阳的占星学位置和实际位置不符。


4.高中地理上的太阳运行轨迹示意图怎么看??

最下面那个圆是地平面,左右S、N为方向,分别为南、北方。上面斜着的那个圆(后面有一段虚线的那个 ,就是该地太阳从日出到日落在天空的轨迹。图中,这个圆始终在地平面上,那么说明此地出现了极昼现象。B点,为此地正午时太阳所在位置,也就是说,此时,太阳直射该地,下面较大的那个数字就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此图中,B点在正北方,可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如果是的话,此题貌似无解啊 。另外,较小的那个数值就是该地0时的太阳高度角(也就是距离下面晨昏线切点的纬度数 。这个图也就这些东西吧(我只能得到这些 。你把题目的选项和图中的数字带进去算一下。我总觉得这个题(图 有点问题。参考参考吧,这类的图就是这样解读的。


5.-天中的不同时刻星星是如何在天空运动的

一天之中所有星星(也包括月亮 都与白天的太阳一模一样,东升西落。因为这同样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


6.有没有可以查行星运动轨迹的软件

有,,下载一个GOOGLE地球就可以了。不过对电脑的要求比效高。我以前下过。它的图片全来自于美国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7.太阳运动轨迹及地理坐标怎样算

一天中高度最大总是当地中午12点,根据这个可得经度90E,纬度必须看图。42度跟90度69,21以及回归线纬度
23.5度没什么关联。除非题中告诉了其它角度,否则得不出69度21度这样的度数。或者你写错了,或者只能看图排出答案


8.用stellarium查询国际空间站的位置追踪它的轨迹

搜寻?“iss”?就可以了


9.Stellarium0.
11.3使用方法

: J 减慢脚本执行速度 K 恢复正常脚本执行速度 L 加快脚本执行速度 窗口;水平仪切换 Ctrl Q 退出 Ctrl S 储存画面快照 Ctrl T 显示/. 赤道 ; 缩小 空格键 将已选物体置中 Ctrl G 将选择的行星设为预设位置 按鼠标左键 选取物体 按鼠标右键 消除选取 上翻页/ 子午线 A 大气层 B 星座边界 C 星座连线 : Ctrl C 复制选中天体的信息到剪贴板 Ctrl M 赤道仪/, 黄道 E 赤道坐标网格 F 雾 G 地面 N 星云 O 行星轨道 P 行星标签 Q 基点 R 星座图绘 S 天体 V 星座标示 Z 地平座标 F11 全屏模式 Shift T 行星轨迹 Ctrl Shift H 水平翻转 Ctrl Shift V 垂直翻转 移动和选择;缩小 方向键及鼠标左键拖曳 移动画面 外接程序的按键设置: /: F1 说明 F2 设定 F3;缩小 CTRL Up/ 放大已选的物体 T 追随物体 \下翻页键 放大/Down键 放大/: Alt M 文本用户界面(TUI Alt O 目镜弹出菜单 Alt Z 人造卫星设置窗口 Ctrl A 角度测量 Ctrl O 目镜视图 Ctrl Z 人造卫星标记 Shift Z 人造卫星标签 望远镜控制;时间 F6 所在地点 F12 脚本控制台窗口 杂项: Alt 1 将天文望远镜1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2 将天文望远镜2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3 将天文望远镜3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4 将天文望远镜4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5 将天文望远镜5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6 将天文望远镜6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7 将天文望远镜7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8 将天文望远镜8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Alt 9 将天文望远镜9对准当前屏幕的中心 Ctrl 0 将天文望远镜对准某一坐标 Ctrl 1 将天文望远镜 1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2 将天文望远镜 2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3 将天文望远镜 3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4 将天文望远镜 4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5 将天文望远镜 5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6 将天文望远镜 6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7 将天文望远镜 7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8 将天文望远镜 8 移至选中对象 Ctrl 9 将天文望远镜 9 移至选中对象 当脚本执行时, Ctrl F 搜索 F4 星空及显示 F5 日期/按键 日期及时间: - 减少 1 太阳日 7 将时间流速设定为零 8 跳至当前时刻 = 增加 1 太阳日 J 减慢时间速度 K 正常时间速度 L 加快时间流逝 增加 1 太阳周 Alt - 减少 1 恒星日 Alt = 增加 1 恒星日 Alt 增加 1 恒星周 Ctrl - 减少1 太阳时 Ctrl = 增加 1 太阳时 Shift J 减慢时间流逝 Shift L 加快时间流逝(小幅度 Alt Shift 恒星月加1 Ctrl Alt Shift 恒星年加1 显示选项


10.太阳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样的情况一年只有两天。问一个人早上太阳从哪儿升起,他或者她通常会回答:从东方升起。同样他或者她通常也会说:晚上太阳从西方落下。事实上,一年中只有两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即春分和秋分。从春分到秋分,生活在北半球的人看到太阳从东偏北的地方升起,从西偏北的地方落下。在夏至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太阳从东偏北最大的方向升起,从西偏北最大的方向落下。从秋分到春分,生活在北半球的人看到太阳从东偏南的地方升起,从西偏南的地方落下。在冬至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太阳向南偏离得最远。生活在南半球的人看到的情形与我们正好相反。 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周的过程就是我们经历一年的过程。正如一年中太阳的升降方向不断变化一样,每天同一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一年中也不断变化。夏至日,当太阳从东偏北最大的方向升起,从西偏北最大的方向落下,太阳在天空中走过了一年中最长、最高的轨道,因此夏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相反,在冬至日,当太阳从东偏南最大的方向升起,从西偏南最大的方向落下,太阳在天空中走过了一年中最短、最低的轨道,因此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在春分和秋分日,太阳走过了长短,高低适中的轨道,因此这两天昼、夜一样长。 春分和秋分是由单词“equinox”翻译过来的。“equinox”来自拉丁语,意思是“相等的夜晚”。现在的意思与此略有不同,它也用来指一年中昼夜相等的那两天。 夏至和冬至是由单词“solstice”翻译过来的。“solstice”来自拉丁语,字面意思是“太阳停止不动”。这需要解释一下,每个人都知道太阳不可能在天空停止不动,这里的“solstice”是指这样一个现象:每年从冬至到夏至,太阳一天内在天空中的轨迹越来越长,越来越高,到夏至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轨道达到最长、最高,即太阳往北的运动趋势停止了。与此类似,每年从夏至到冬至,太阳一天内在天空中的轨迹越来越短,越来越低,到冬至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轨道达到最短、最低,即太阳往南的运动趋势停止了。 许多文明都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轨迹密切相关。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在新石器时代竖立的史前巨石柱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今天,这些史前巨石柱仍然十分准确的标志出太阳在分点和至点升起及落下的方向。1000年前,有个本土的美洲人定居点科胡基亚,在密西西比河岸靠近今天圣路易斯的地方。今天科学家在那里的地面上发现这儿曾有一圈木桩。直到今天,霍皮人(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南部印第安村庄居民 和安第斯山脉的土著人仍用平顶山和山峰记录下太阳升起及落下的方向。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实际和精神上的原因都有。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即反应了天历,又告知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割以及何时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 太阳的轨迹在天空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造成的。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与轨道面保持倾斜。在夏至日的北半球,倾斜轴偏向太阳,因此太阳在天空中的轨道达到最高。6个月后,在北半球,倾斜轴偏离太阳,太阳在天空中的轨道达到最低。而在春分和秋分日,倾斜轴即不偏向太阳又不偏离太阳,所以太阳在天空中的轨道高低适中。以地球为标准,太阳比地球大得多。我们见到的太阳,直径有139万千米,如果把太阳比做一个金鱼缸,则需要100万颗地球大小的大理石才能填满。 太阳的化学成分十分简单。太阳包含了宇宙中所存在的大部分元素,但太阳主要是由最简单的元素氢组成。实际上,氢和氦组成了太阳质量的99.9%,其他的氧、碳、氮、铁等元素只占0.1%。 我们见到的太阳的表面实际并不是一个面。在我们看来,太阳似乎有一个固体的表面,并且有一个可测的边界。真实情况是:太阳是一个由气体组成的球体,没有固体的表面。我们看到的边界,只是由于在那儿,太阳气体的密度下降到使光透明的程度。在这个密度之上,太阳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看不到太阳内部。虽然我们现在了解到这些,但天文学家仍然把这一不透明的边界当做太阳的“表面”,称作光球层。顾名思义,在光球层内,太阳放出的光子可以最终到达我们的眼睛。 太阳中心看起来要比边缘亮。这一现象称作暗晕,是由于我们看的太阳中心比边缘更厚,并且温度也更高。 太阳的颜色可以告诉我们它的表面温度。如果我们把一根铁丝伸进火炉里,烧几分钟后拿出来,会发现它发出暗红色的光。此时测量它的辐射温度,大约2760℃。如果我们把它放进火炉多几分钟,再拿出来,发现它发出亮黄色的光。此时测量它的辐射温度,大约6090℃。此时铁丝的颜色与太阳十分接近,太阳表面的温度也大约是6090℃。与此类似,其他恒星的颜色也暗示出各自的表面温度。如红星温度较低,蓝、白星温度极高。 太阳表面是有斑点的。望远镜观测的图像显示,太阳的斑点好像镶入水泥地上的鹅卵石一样。这是因为我们看到许多气体单元的顶部,这些亮的区域与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小相仿,是热气流喷射上升的区域。而暗区域是冷气流下沉的区域。因为表面斑点的现象与米汤相似,我们又称其为粒状亮斑。 太阳的斑点聚成一团。通过研究太阳表面的大尺度运动,我们得出:斑点聚成巨大的、粗糙的多边形区域。物质常从区域中心涌出,向各个方向流动,在边缘又沉落。该区域常延绵到32200千米,我们又把它叫做超大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