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手(火炬手王拥军:两次参与奥运保障 是作为医生的幸运)

2月4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举起奥运火炬,完成了百米奥运之火传递。

奥运火炬手(火炬手王拥军:两次参与奥运保障 是作为医生的幸运)

冬奥火炬手、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在进行火炬传递。受访者供图

王拥军与奥运会有不浅的缘分。14年前,他的夫人曾参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火炬接力,夫人当时的照片和火炬,成为他在家“补习”的教材和教具;他参与了两次奥运会的医疗保障,同事们也进驻医疗组、冬奥场馆,为保护运动员及观众的生命安全出力。

在王拥军看来,体育最迷人的地方,是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其中。而运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体医融合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双奥之城”中的“双奥家庭”

新京报:怎么得知自己成为火炬手的?心情如何?

王拥军:参加火炬手的推选是在几个月前,我本来想说自己不太擅长运动,不一定能跑好,但听说火炬手都是各行业选出来贡献比较大的人,还是觉得非常光荣。

火炬手这个身份对我来说有双重意义,从专业上,是对于我们整个行业的承认;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夫人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火炬手,家里一直保存着一支火炬,这次能凑上一对。北京是“双奥之城”,我们是“双奥家庭”。

奥运火炬手(火炬手王拥军:两次参与奥运保障 是作为医生的幸运)

王拥军展示夫人参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火炬接力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开跑之前,有做过什么准备吗?

王拥军:我最近每天都在看教材,奥组委发了22页的书面培训材料,关于火种怎么保存、火炬手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姿势传递,都有介绍,我在家也会练。把夫人当年的照片翻出来,火炬拿出来,看一看,学一学。今年火炬手传递第一棒的时候,我在新闻上看到火炬手跟自己岁数差不多,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能参与两次奥运保障 是作为医生的幸运

新京报:天坛医院有参与冬奥医疗保障吗?

王拥军:我们有许多同事参与了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北京两届奥运会的首席医疗官均出自天坛医院。这次我们还承担了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医疗保障任务。

冰雪运动很容易造成骨外伤和脑外伤,张家口是冬奥重要的比赛场地,2015年冬奥申办成功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合作建立了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提高神经系统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每年都有我们的专家过去挂职,可以说为冬奥会已经做了数年的准备。这个医疗点既是保障冬奥,也希望当地人能在家门口看好病。

新京报:作为一名神经医学领域的大夫,如何看待运动?

王拥军: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敏捷的运动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神经系统反应之上,观察人体的运动特点,也是我们了解人类神经活动时的重要策略。

我年轻的时候也滑冰,冰上运动稍微分心就易受伤,因此我认为体育活动最迷人之处,正是运动员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其中。

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疗要从治疗转向健康,体医融合是一大趋势。几年前,天坛医院就和北京市体育局成立了首家体医融合协同创新实验室,希望为体育预防疾病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这一届冬奥会?

王拥军:我们这一代医生,最大的幸运是能参与两次奥运保障,可能全世界也找不到有第二个城市的医生能获得这样的机遇。奥运会的医疗保障不单是保障,对医疗系统的反应能力、医疗流程的检验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

天坛医院是疏解促提升的最好例证

新京报:天坛医院自2018年从核心区疏解到花乡地区,这几年发展如何?

王拥军:天坛医院这三年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是疏解促提升的最好例证。

过去,很多人去老天坛看病,觉得医院的硬件水平和医疗水平完全不匹配,搬家之后,医院的建筑、设备、信息系统、智能化等都迎来改造升级,新院区可以说是硬件一流、现代化一流,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到了新院区之后,有了更多的空间,天坛医院的神经专科也得以从医疗为主转向医学创新为主,整个医院从主打神外专业,彻底转型为综合医院,现在的学科设置,能保证西南地区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目前天坛医院的社会贡献、医疗效率都是最好的时候,我们拿到了神经系统四个国家中心的牌子,被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从今年开始,天坛医院会启动第三次转型。

新京报:三次转型是指什么?

王拥军:北京天坛医院建院于1956年,到今年已经66年了,这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发展。第一次是1982年,用26年的时间,从一个区级医院转型为神经外科医院;第二次是2018年,从“大专科小综合”转向“强专科大综合”;今年开始,我们要从过去的医疗中心,转为医学中心。

新京报:从医疗中心到医学中心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王拥军:医学中心的标志就是科技贡献逐渐加大,目标是十年之后,医院的运行、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科技创新成为主流;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十年间,我们要解决专业上一系列“卡脖子”的技术,包括大型设备、诊断设备、药品、证据依赖等多个方面。

新京报:这和老百姓一般概念中的医院不太一样了。

王拥军:事实上,国际上一流的医院不仅承担医疗的功能,更多地在发挥科研创新引领的作用。毕竟一家医院建得再大,也不能解决全国患者的需求,只有输出更多的标准、技术、人才,才能促进更大范围的医疗同质化。

目前,我们在上述的几个方面都还有待发展。临床上用到的核磁共振、CT,尽管有了国产化的仪器,但都是模仿而非创新;许多药物要依赖进口,新药的研发速度缓慢;给药证据则基于西方人群的数据,而非中国人。

我们在做的事情,包括研发第一代移动式核磁,研发针对脑病的床旁基因检测设备,以数据驱动寻找新靶点、加速新药研发,以及建立全球最大的神经系统循证中心网络等。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患者能在今后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个人简介

王拥军,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发现了脑血管病复发的关键分子机制,开创了短程双通道双效应脑血管病联合治疗方法(简称CHANCE),改写了全球脑血管病指南,使患者复发风险下降32%;发现了影响CHANCE新方法的药物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方案,使复发风险再下降20%;他揭示了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机制,研发了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治疗药物,并实现产业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JAMA、BMJ、Circul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