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谦虚_如何让孩子谦虚

最近很多北鼻们在追寻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谦虚的解答,今天吴编为大家四处寻觅10条解答来给大家解疑! 有97%老玩家认为如何培养孩子谦虚_如何让孩子谦虚值得一读!

10条解答

如何培养孩子谦虚




1.怎样培养孩子谦虚的习惯?

建议一:让孩子认识骄傲的危害。
盲目骄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视野狭窄,自以为是,严重阻碍了自己继续前进的步伐。科学家巴夫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当然,我们要让孩子分清楚自信和骄傲的区别。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能使人乐观上进;而骄傲是对自己的不全面认识,是盲目乐观,常会让人不思进取。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不能让他们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形式上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常会让人迷惑,孩子们常会把自己那点小得意看做是自信的表现,这时父母应该让孩子分辨出两者的区别。
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骄傲也是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任何成绩的取得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只能作为一个起点。在学习上,知识是无边的海洋,如果一时一事领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识不够、眼界不宽的表现。 “满招损,谦受益”,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介绍一些成功者的经验,告诉他们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的人。
建议二:帮助孩子全面认识自己。
孩子产生骄傲往往源于自己的某方面特长和优势,父母应该先分析这种骄傲的基础:是学习成绩比较好、有某方面的艺术潜质,还是有运动天赋什么的。然后应让孩子认识到,他身上的这种优势只不过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放在一个更大范围就会失去这种优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进取,而不是骄傲懈怠;并且优势往往是和不足并存的,同时应该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父母要教育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确实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不要忘记这里也包含着家长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另外,不正确的比较往往也容易滋长骄傲情绪。在班集体中,若以己之长与别人之短相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自然容易沾沾自喜,自以为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因而看不起别人。父母应该开阔孩子的胸怀,引导他们走出自我的狭小圈子。带他们到更广阔的地方走走,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名人的成就和才能,以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使之变骄傲为动力。


2.怎样培养孩子谦虚但不自卑的好性格

自信是架起通往成功的金桥,自傲自大却会使人栽进失败的泥沼。在生活中,自信的孩子头脑清醒,而自大的孩子却盲目清高;自信的孩子注目于未来的目标,而自大的孩子醉心于往日的成功;自信的孩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而自大的孩子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自信的孩子赢来的是可喜可贺,而自大的孩子招致的是可悲可笑。这就是说,在自信的同时还应保持谦虚的心态。在中国,谦虚是传统美德,很多妈妈教导孩子要谦虚谨慎,要低调。有的孩子真的很谦虚,谦虚到不说实话,不愿意展露自己的才华,谦虚是美德,但谦虚并不是作假。生活中,有些孩子经常表现出很谦虚的样子,但细细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这算不上谦虚,谦虚是需要自信和底气作支撑的。一个胸无大志的孩子如果说“我没有什么能力”,这不叫谦虚,而叫坦诚;一个毫无才学的孩子如果说“我什么都不懂”,这不叫谦虚,而叫实在。这两种人都称不上谦虚,因为他们的谦虚没有底气,没有自信作支撑,那不叫谦虚,而叫心虚。其实,谦虚和自信并不矛盾,而是紧密结合的。真正自信的孩子会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们不自满,愿意接受批评,愿意虚心听取意见,能够主动向人请教。看看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伟人,他们往往虚怀若谷,谦虚好学,又不失自信。想让孩子成为21世纪的人才,就应让孩子在具备自信的同时,懂得谦虚,即自信不失谦虚;同时让孩子把握好谦虚的度,不过分谦虚,即谦虚不失自信。自信和谦虚不是矛盾体,而是统一体,一个既自信又懂得谦虚的孩子,才能成为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


3.如何教导孩子学会谦虚谨慎呢?

中华传统美德谦虚,如果宝宝不谦虚的话,就让他受一点小挫折,等他理解家长的苦心就好了


4.怎样教育和引导孩子谦虚做人

第一,包办,指责 小朋友小时候对很多事情好奇都喜欢参与,比如洗衣服、洗碗、洗地板,帮家长接电话等等,可是我们家长老觉得孩子还小不会,让他们参与是添乱,从这些生活的方面来讲就是我们家长对孩子权威、命令,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实则是做人不谦虚的表现。慢慢的打击了孩子自信心,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的权利。从小帮孩子包办了等孩子大了,已经没有了做家务的习惯,这时我们家长又来怪孩子懒,不懂事。我们想想这些是不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呢?所以我们家长需要在生活中多点耐心,等等孩子。在陪伴莹莹的时候我们会努力多点耐心,经常会问她你这样做不错,你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教爸爸妈妈。 第二,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孩子正确看待问题,不与他人攀比,就拿消费观这件事情来说吧。我经常会向莹莹分析消费观,在同等的收入下,有些人喜欢旅行,那么他就会从别的地方节约费用,比如少到外面吃饭,少买一些衣服,把多数费用用在旅游上。有些人喜欢穿得漂亮,那么他就会少买吃的,少出去玩,然后会经常购买衣服。有些人喜欢美食,那么他就会从旅行,购物上少花钱。有些人有存款意识,那么他就会更加的节约把钱存起来,作为以后办事的资金。所以每个人的消费方式都有它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去做一些片面的评价,不去吹我们去哪里玩了,人家都没有去,或是别人有什么而我们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在微信上晒图呢?不是人家晒幸福,也不是人家炫耀,而是他所做的事情令自己开心,她们发到微信圈是为了分享自己快乐的心情。当孩子明白这一道理的时候,她就会知道原来人人都是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过着日子,没有什么可比性她就会学会谦虚。 第三,学会向他人学习 每一次比赛是引导莹莹向他人学习的最好机会,比如舞蹈比赛,如果不是特殊原因的话我们都会全场从头到尾看完。我会和莹莹一起观看每一场舞蹈,因为体育舞蹈有很多种,不同级别舞蹈不同,参加比赛的人从小朋友到成人,也有很多老师参加比赛很是精彩。莹莹习惯去寻找看看那支比赛队伍中有她认识的朋友。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交流,如比她跳的级别高的朋友,我们会一起聊聊对方是怎么学的,平时如何刻苦的练习。不熟悉的我会向莹莹请教这个舞蹈难度在哪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练到这种程度。又或是她们跳的舞蹈与莹跳的舞蹈不同之处在哪里,通过这样的方式莹莹欣赏别人比赛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认真,会把自己不足的地方与别人做对比。对一些比自己跳的差一些的小朋友,莹莹会说她一定学的比我晚,或是可能她的老师的水平不够,或是她自己不够用心等等一些合理的评价。当莹莹在比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时,我会及时肯定孩子之前付出的努力,给予表扬并鼓励她向更高级别的学员学习。这个时候莹莹就会说我的这个成绩不算什么,如果让我和那些高级别高水平的人比那就差多了,所以下一阶段我依然要努力的去练习。我想如果孩子没有通过现场认识别人的水平,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小小成绩在别人的表扬下而自得意满,那样就会懈怠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第四,让孩子自己做总结,有事也可以请教孩子。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而家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随机应变。莹莹现在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女孩子更需要家长细心呵护。所以生活中我们家长会更注意少说多听,比如对莹莹做事情完整性的培养,前期该说的都说了,该演示的也演示了。这两天我发现莹莹洗完澡之后没有及时的把衣服拿到水池,没有及时的洗内衣裤。昨天晚上我等她吃完晚餐把碗拿到厨房,然后把椅子摆好之后,我说哇最近做事完整性越来越强了,你想想最近在完整性这个主题上哪些事情已经不需要妈妈提醒你了?莹说,写作业主动这项这是不用多提了;另外弹琴后摆椅子物品归位;吃饭后清理,摆放鞋子;整理床铺这些已经做到了。我说那你是不是耳根清静多了。莹莹笑了笑。我说:“那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就是脏衣服这块”“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我决定再给我两天。”“好的,现在穿的都是校服,你要是没有拿出来我就不洗了,到时没有校服换你自己解决你看如何?”“行,就这么定了。”“我发现你总结的比我还好。”生活中我们家长要谦虚一些,降低姿态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充分放手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她们会努力做的更好。 现在孩子们学习的能力及接受的信息要比我们强多了,在家里遇到问题我第一时间会请教莹莹,比如新的摇控器怎么用,比如看书的时候遇到的生字会先问问莹莹是否学过这个字。比如平时指导时家长反应小朋友的一些情况,我会让莹莹以孩子的立场说说小朋友的想法,并请教她如果她是家长会怎么做,莹莹经常会给我一些有效的建议,现在在生活中我把她当做我的小老师。 总之教孩子谦虚做人,我们家长要学会多倾听,多向其他人请教,这是一种不耻下问的好学态度和具体做法会影响我们的孩子。通常人们会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陷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中,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够开拓自己的眼界,有助于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学无止境,谦虚很重要,永远做学生。父母要教育孩子保持一个谦虚的心态,欣赏别人的优点和优势,向别人学习自己不具备的,用来改正自己不足之处。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进步得更快。


5.怎样培养幼儿谦虚有礼,尊重别人呢?


1.创造分享的家庭气氛。家长从孩子最在乎的食物开始,如果孩子独占的话,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再放任不管。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苦苦哀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
2.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适当满足,对于不能及时满足的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过分迁就,即使孩子很强硬,家长也要把正确的坚持到底,不给孩子留余地。如果有一次妥协,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机可乘,所以,家长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
3.引导孩子懂得体谅他人。家长可以有意制造一些挫折,即碰钉子的机会,适时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孩子认识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行为,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赢得大家的喜欢。如鼓励孩子多参加合作性的游戏活动,指导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帮助、谦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绪。
4.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尤其要多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


6.如何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但随着独生子女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些娇惯与溺爱的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了霸道、自私的个性,这样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认为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将文明礼貌的行为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这对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习礼貌用语。渗透文明礼貌的思想内涵
古人云:增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戟。可见语言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我们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不给他人起外号;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晨检、排队、早操、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等等。应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将文明礼貌的思想深入到生活、学习、交往的各个环节,做一个懂事、礼貌的好孩子。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一)利用环境创设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二)利用榜样的作用,让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和家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教师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和告别,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做出学习的榜样;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生活场所,幼儿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中,就需要家长能够配合幼儿教师,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
(三)利用生活学习经验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礼貌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对幼儿的行为加以引导。针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摩擦,比如不小心打翻了别人的杯子,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大多数孩子都不会主动向别人表示歉意,喜欢用身体行动来处理问题的现象,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并结合自身经验和鲜活事例引导感化幼儿。
通过这些日常的渗透,孩子们能够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他们学会了见面主动与人打招呼,学会了热情礼貌地交谈,学会了尊敬老人、孝顺父母。
三、以教学、游戏活动为载体,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一)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讲文明有礼貌的意识
故事、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形式,容易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平时讲故事时我有意识地挑选那些教育幼儿有礼貌的故事,并富有表情地讲给他们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会用礼貌用语对话。在讲故事的同时,我也教孩子朗诵儿歌,如《有礼貌的好宝宝》《老师早》等。有些孩子朗诵儿歌后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听故事,朗诵儿歌,激发了孩子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幼儿喜欢玩游戏,很容易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为此,我还将孩子们的礼貌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主动划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宝宝。游戏前提示幼儿,在娃娃家里做爸爸妈妈的要爱护孩子,孩子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孩子们在玩积木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大家一起动手搭建出自己喜爱的东西来。孩子们几个人一起搭积木,边搭边商量,各种想法融合在一起,经常会创造出让成人都意想不到的造型来。孩子们还不断地交换角色重复进行游戏,礼貌行为得到了良好的练习。
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幼儿真正养成习惯,我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早晨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鼓励他们时时刻刻这样做,渐渐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四、积极倡导家园共育。将礼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
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为使幼儿的礼貌行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并巩固下来,我还将礼貌教育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洗杯子时,引导孩子们排队等候,等到前面一个小朋友洗完了第二个再去洗,改变了以前洗杯子时混乱的局面。小朋友一起进餐,要说“大家请”才开始用餐。遇到小朋友过生日吃蛋糕,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主动向过生日的人送祝福,说些“谢谢你的蛋糕”之类的话。早上入园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大声向老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然后高高兴兴给爸爸妈妈说“再见”……就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去教育孩子做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人。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幼儿园时期是孩子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幼儿的文明礼貌形成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甘甜。


7.怎样培养孩子的谦让品质

现在,许多家长都把孩子看做“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同“行星”—样,不停地绕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样,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种“众人为我-的心理优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喜欢吃,自己想得到的礼物,别人也想得到。在家庭中,往往出现孩子独占而不考虑长辈需要的现象。 家长要明白,这个社会,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但一味盲目地追求竞争而不懂得谦让,那“竞争”就会走进“死胡同”,变成自己的“独角舞”,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父母既要让孩子学会竞争,又要学会谦让。只有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又具有谦让的品质的人,才能在群体中,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团结他人,开创美好的未采。竞争、比拼和谦让,宽容并不矛盾,竞争,比拼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是要尊重别人的权利,谦让,宽容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但是要维护好自尊。两者结合可以让孩子学习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要让孩子养成谦让的品质,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淡化并消除孩子“众人为我”的心理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大人同样喜欢吃好东西,好东西不是自己,—个人的,需要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电视时,孩子往往独占电视,家‘长可和孩子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在孩子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是培养孩子谦让占占质的关键环节。
2.鼓励孩子学会谦让 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宝宝真懂事,学会照顾别人了!”。做得真棒,真是我们的好孩子!。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孩子会逐渐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受人欢迎的。
3.多给孩子创造谦让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应时刻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如家里有小朋友来玩时,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孩子生日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蛋糕先送给爷爷奶奶吃,公交车上别人给孩子让座时,让孩子观察一下,车上还有没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孩子创造谦让的机会时,父母不要把这种机会变成一种假象。一个孩子在家大方的不得了,家里无论谁向他要东西吃他都人方地给予。家里人都为有这样,个孩子而骄傲,同时大人们为了表扬孩子的大方而经常把吃的还给孩子。有一次,小表弟来家里玩,见到他手里的香蕉也慰吃,孩子的妈妈说:“小宝贝,给丧弟咬一口。”小表弟便—口咬了下去,没想到他“哇”的一声哭了。
4.注重言传身教 模仿足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在日常牛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5.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促进孩子的谦让行为 孩子年龄小,受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语言发展不成熟,不能完整地表达谦让的意思,他们常常只知道谦让就是好,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要让又不明白。所以,父母应先讲明为什么要谦让,对什么样的事要谦让,然后通过游戏,行动等来创造条件,促使孩子学会谦让。 孩子们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被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可以用“孔融让梨”之美的故事来教育孩子,也可以用父母质朴的关爱来呵护孩子,但更应该以理智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理解,学会善良,学会竞争,这将会使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8.怎么教育宝宝做事要谦虚呢?

谦虚是孩子走向高情商的通行证。谦虚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处世方法,更是一种高尚的德行。懂得谦虚的人,往往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家长自身表现出来的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的神态,会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容易变得肤浅、狂妄自大。渐渐的,孩子忘记了谦虚,开始摸不清状况,胡乱自大。赞扬和夸奖本是鼓励孩子的好方法,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家长过度夸奖、赞扬自己的孩子,甚至不惜贬低别人的孩子来抬高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就容易逐渐形成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很难理解谦虚的真谛。优越的家庭环境,很容易使孩子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家庭的优越,成了很多孩子炫耀的资本。家长对孩子过度地溺爱,会导致孩子养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不懂得谦虚礼让,事事争强好胜,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他们都很难与人很好地相处,很好地分工合作。每一位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对孩子的夸奖要点到为止,既不能一点也不夸,又不能夸得过火,以免孩子骄傲起来。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家长要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在生活细节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切不可助长孩子的骄傲之风。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够谦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受到了父母的影响。谦虚是一种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家长要从点滴做起,耐心引导孩子,使孩子成为高情商的健康孩子。


9.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让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会给予孩子。什么玩具零食呀,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这些物品。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的如何去谦让。 有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会去争夺同一个玩具,互不相让。哪怕其中一方比另一方的岁数大些,但就是不肯谦让,都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平时看上去很乖的孩子,现在却怎么了,父母为此也很烦恼。 又一次我带着女儿去我妈妈家,我的侄儿比我女儿大几个月。这两个孩子经常为争夺一个玩具而互不相让,有的时候还用起了武力。当然是女儿吃亏要多一点,因为侄儿是男孩个子又高大。可每次侄儿也占不到便宜,他把小妹妹打哭了就会被他奶奶揍小屁股。我一看这样可不行,都是孩子。这打闹事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女儿小是亲戚就护着她。这样侄儿的心灵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孩子虽小,但孩子的心思不小。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我要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情况才行。我就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去寻找答案,慢慢的我还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 其实孩子喜欢抢玩具或其他东西时,这是因为孩子缺乏知识经验。可此时的孩子好奇心和占有欲又特别强,才导致这种状况的发生。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和知识范围的扩大,这种现象就会消失了。但父母不要认为无所谓,反正孩子大了就会自己知道的。如果你这样做了,很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自私的人。所以在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时,父母决不能放任自流。不要等孩子自己去过渡和消失,而是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 当再次遇到女儿和侄儿争夺东西时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或交换法。让他们互相交换玩具或食物,可以很好的满足了他们各自的好奇心。而孩子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是属于别人的东西,不给你的时候不可以去抢。可以互相交换玩具,这样可以防止孩子独霸和占有欲望的产生。如果孩子要别人的玩具时,我们要教会孩子自己拿着玩具用商量的口吻,和友好的态度和其他小朋友交换一起来玩。这样孩子不容易发脾气,双方都能受益。 在平时,父母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不要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适当的满足,如果是毫无理由或是胡闹不要答应。刚开始孩子也许会哭闹,但只要你坚持孩子就会放弃。 要让孩子建立起一个正确和他人之间,以及孩子和一些物品之间的关系,这样也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分享的一个基础,父母可以加强孩子对物品的归属感的一些教育。其实这些很简单,比如家里的哪些东西是爸爸的,妈妈的,宝宝的。告诉孩子不要随便乱拿大人的东西,在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也不要随意乱拿孩子的物品。每天我在收拾洗完晾干的衣物时,只要是让女儿看见了。她就会把每人的衣服各自放到个人的衣柜里去,还非常的开心做着这件事。再和侄儿相见的时候也不会去抢夺或争东西了,而且变得很有礼貌。 只有这样慢慢的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这需要父母的长期坚持和不屑的努力。不要只看眼前的,要眺望未来。也许你的努力在短时间之内没有很大的成效,但只要你坚持。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努力吧!有付出就有收获就有希望。慢慢的,孩子就会不断的给你带来惊喜。


10.培养孩子谦虚不骄傲的重要性

很重要,但根本是培养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谦虚不骄傲的前提是认识自己的不足,自己都完美了,还有啥不能骄傲的,正因为个体是不可能完美的,所以学会谦虚不骄傲就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