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俄乌冲突至今未泯。在战火纷飞的顿巴斯、亚速海,有无数将星陨落,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而社交媒体的发达,也“捧红”了一些战争的参与者。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洛夫,就是这场冲突里比较“出圈”的一位奇人。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自冲突爆发以来,拉姆赞·卡德罗夫就频频在网络上发言力挺俄军,金句频出,行为举止豪放,知名度蹭蹭上涨,受关注程度甚至不亚于俄乌两国的领导人。

作为车臣共和国领导人的卡德洛夫,是俄联邦总统普京的忠实“迷弟”。他的上位和权力的稳固,也与普京的扶持有直接的关系。

不过很多人都知道,现如今关系如胶似漆的车臣和联邦主体,在30年前还是一对杀红了眼的仇家。甚至俄罗斯建国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也是拜车臣所赐。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初期。

车臣共和国位于北高加索一带,是苏联油气资源最富饶的地方。这导致它成为俄联邦政府、车臣政府、俄国内寡头竞相争夺的肥土,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位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车臣也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黄金运油走廊,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这就让西方国家起了心思,和车臣国内分离分子里应外合,竭力想把这块战略要地从俄罗斯领土中割裂出来。

在解体初期,俄国内政局动荡,又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无暇顾及车臣这块边陲重地,于是让一些早有异心的武装势力不断做大,没过几年便成了气候。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最早在车臣竖起独立大旗的,是在阿富汗战争中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他用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很快宣布独立,又建立起一支规模达6万人的国民卫队。

1992年,凭借着雄厚的底气,杜达耶夫逼迫俄联邦签署了撤军和财产分配协议,使车臣实现了实质上的独立。

俄联邦政府的一再退让,让车臣政府越发膨胀,他们不断压迫境内的俄罗斯人,搞种族清洗。此外,杜达耶夫缺乏治国手段,其统治力也在独立后的混乱中不断下降,国内军阀割据,派别林立,让车臣这块弹丸之地成为一座罪恶之城。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车臣虽已建国,但所作所为丝毫不像一个主权国家该有的样子,对周边地区的犯罪越来越猖狂:伪造存款单、造假币、盗窃石油、抢劫过往车辆,完全就是一副强盗作风。

而另一方面,车臣的乱象也让美国看到为俄罗斯制造麻烦的机会:他们暗中资助车臣非法武装,并以低油价政策破坏俄罗斯的收支平衡。

几年后,俄罗国内政局趋于稳定,为稳定局势,夺回车臣这条重要的石油通道,重整高加索地区的能源布局,第一次车臣战争便在这种背景下爆发了。

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直取车臣,并放言“几天就能拿下格罗兹尼”。但现实情况却狠狠地掌掴了俄军。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解体危机引发的政治动荡和经济萧条,早已深刻影响到俄军的底层战斗力。盲目的自信,再加上准备不足、从底层到高层的战斗力孱弱和战术错误,导致这场本应“轻松”应对的战争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数千官兵和2万多平民的丧生,这也让车臣境内的俄罗斯人民反战情绪高涨。

尽管如此,俄军依然顶住了舆论和炮火的压力,于12月底对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实现了城下之围。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巷战,是战争中最残酷的环节。在战斗初期,俄军以远程火箭炮和空中力量对格罗兹尼城内重要据点进行了定点清除。但格罗兹尼这座老城,最早就是以抵抗侵略为目的建设而成的,城内防空设施遍布,地下通道如蛛网般四通八达,据守在此的车臣武装隐匿其中,在空袭行动中极大地保存了有生力量。

12月31日,俄军地面部队正式向城内发起进攻,早已疲惫不堪的俄罗斯军人,也迎来了真正的噩梦。

无往不利的装甲洪流成了敌人的活靶子,损失最惨重的第81摩托化步兵团,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逃出去。仅在前三天的时间里,俄军就损失了250辆坦克。俄军士兵的遗体,也被车臣武装堆砌成人体沙包。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敌人战斗力之强悍远远超出了俄军的预计,其中原因,除了格罗兹尼本身易守难攻外,西方的暗中支持也至关重要。在格罗尼兹守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穆斯林营和阿布哈兹营,有一半的人马都是西方的退役特种兵,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海豹突击队、法国宪兵部队、英国陆军特别空勤团等。这些人作战经验相当丰富,在与俄军的战斗中,避免正面碰撞,分成了战斗小组,每组人员都配备了单兵火箭筒、反器材狙击步枪、重机枪。机动性灵活,擅于隐蔽,打完就跑,这种作战方式让本就士气低迷、战斗经验不足的俄罗斯新兵们吃尽苦头,损失惨重。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第一次车臣战争,成为俄军历史上经历的最大一次惨败。根据官方统计的数字,俄军总共阵亡3800多人,伤者1.7万,更导致10万平民死亡,俄罗斯既丢了脸面,也丢了民心。而对于车臣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大胜,此后几年也依然维持着非正式独立地位。

尽管遭遇了重大战略挫败,但俄罗斯对车臣的地缘政治诉求从未停止。1999年,车臣武装势力对周边地区的侵略越发猖狂,迫使俄军发起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8月到12月,俄军收复了格罗兹尼以外的地区,双方又一次进入了残酷的巷战阶段。卷土重来的俄军,充分吸取了5年前的惨败教训,实现了完美的复仇反击。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首先,强人普京的上台,迅速纠正了俄军的许多失败型决策,他一改之前强打猛攻的冒进政策,采取步步蚕食的稳妥打法。空降兵、特种兵划分为一股股作战小分队,每支队伍都配有狙击手、神枪手,利用浓雾、暗夜等天气条件的掩护,不断渗透、瓦解敌军防线,斩杀擒获恐怖分子头目,屡建奇功。

其次,俄军充分利用自身在制空权和高科技武器上的优势,出动战斗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对城内弹药库、雷达站、通讯设施、机场、敌军住所等重要据点发动精确打击。

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一直持续了3个月之久,由于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这场战斗虽然耗时较长,却免去了重大损失。2000年2月底,俄军以阵亡1173人为代价,击毙叛军一万多人,彻底解放了格罗兹尼。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同年6月,俄军完成了对躲入山区的武装分子的围剿,以伤亡8000人,相当于前次战斗三分之一的代价,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收复了这块失地。

第二次车臣战争,是东西方特种部队的首次大规模碰撞,是俄罗斯度过解体危机后重整士气的关键一役,也是俄罗斯军队走出低迷、重新迈入强军序列的重要一步,更是普京奠定个人地位的标志。

车臣解放后,亲俄车臣武装组织头目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总统。

2004年,老卡德罗夫被刺杀身亡后,他的儿子,也就是现任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继位。这个心思细腻又作风强硬的“70后”,深得普京喜欢,两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而卡德罗夫恰到好处的忠心和拥护,也换来了俄联邦特殊的宽容对待。普京决定:对车臣的管理制度不做太大调整,也不增派军队,只保持少量驻军。对车臣武装力量进行重组后,所有领导权都交给卡德罗夫。

现如今,卡德罗夫在车臣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影响力甚至超过普京,不仅执掌了数万大军,还打造了一支规模8千的私人军队,只听从他个人调遣。

格罗兹尼足球队(俄罗斯车臣最惨烈一战:钢铁洪流沦为活靶子,遗体被垒成沙包)

他本人更是个性鲜明:除了频繁在社交媒体插科打诨与西方叫板,连宠物都是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平时喜好拳击和足球,与泰森是好友,曾邀请知名球星执教车臣足球队。

对于自己的“老上司”普京,卡德罗夫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崇拜。在二月底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他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普京,派遣大军参战,充分展现出“迷弟”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