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哪些看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多不一样?为啥京东方、英特尔都在秀实力?)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克服疫情影响,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把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2月4号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献上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为“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开幕式上的8K高清显示、特效光影、美术渲染等等,各种各样的奇幻效果令人惊艳,尤其是屏幕的运用非常多,包括雪花舞台屏、冰瀑屏和雪花型火炬等等,以及那块铺满了整个鸟巢的巨大地屏。

为这次冬奥会提供屏幕的公司也不放过任何宣传的机会,很多公司都站出来说,他们为冬奥会的屏幕做出了贡献。开幕式的项目总承包是中国航天,舞台的LED大屏幕总面积1.45万平米,京东方供应了三成,利亚德供应了七成,显示控制系统供应商诺瓦星云,芯片龙头英特尔等等公司,都在这次冬奥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为什么冬奥会能够吸引这么家公司踊跃参与呢?这样的世界级盛会展示的是非常高端的技术,令人震撼和惊艳的效果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这会进一步让高新技术向大众化渗透,推动产业发展。

这个示范效应带动的,就是未来显示互动的时代。显示如果要实现无所不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屏幕制造本身的实力,因为如果要实现更多的应用,屏幕的核心不再是显示的清晰度,而是背后的计算能力。

如今很多屏幕厂家推出"智慧屏”,满眼都是一堆看不懂的名词和技术参数,比如显示分辨率是4K还是8K的,内存多少,屏幕刷新率60帧或者120帧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显示互动的核心。因为除了显示技术本身,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

一是要有强大的算力,智慧屏本身有大量的计算功能。背后要有CPU、GPU,有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这是实现娱乐、社交应用,乃至连接元宇宙的基础。

二是云平台的支持能力。因为算力需求会增加,不可能所有的计算和渲染都在本地执行,比如游戏大作就要有大量的云端处理能力支持,还要实现跟远程玩家的低延迟互动。未来的显示屏幕都要是Cloud Ready(云就绪)的,能实时上云。

三是要具备覆盖娱乐、生活、社交的全方位互动能力。屏幕会有动作捕捉能力,实现多人多屏的互动;你带着头显玩VR游戏,家人朋友可以从全息投影上实时看到你看到的场景,使我们享受到真正的环境智能。

各设备之间还会横向打通。电影《攻壳机动队》就有一个场景在未来会成为现实:走在路上的时候,从身边经过的不同屏幕上的内容是连续播放的。因为屏幕是打通的,电视、手机、VR以及各种屏幕把内容进行无缝连接,至于哪块屏用来显示已经不重要了。

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屏幕正在变成智能屏,越来越多的VR头显正在推向市场,这些信号告诉我们,显示无所不在的时代正在到来。

日本曾被称为“家电王国”,20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日本彩电占据全球40%的份额,但是当年辉煌过的夏普、东芝、日立、三洋,今天甚至没人记得它们的名字。为什么?因为家电企业被IT企业替代了。

家电企业和IT企业的核心区别是:家电技术相对封闭,缺乏技术升级概念,产品出来后只有小修小补,产品过时了,企业就难以为继。而IT技术是跨越式发展、颠覆式创新。从数字相机淘汰胶片,流媒体淘汰DVD、录像机,mp3淘汰Walkman...每一次IT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都是颠覆式的新产品。当产品不断迭代、不断被淘汰的时候,IT企业反倒能够永生。

显示屏企业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家电企业,但在IT技术冲垮家电藩篱的今天,显示屏供应商就不能再把自己看成家电企业,而是要做成IT企业,显示屏不再只是为电视节目服务,而要成为各种显示应用的支撑。显示屏不光要追求分辨率、清晰度,还要强调计算能力、智能水平、云计算的支持能力。

屏幕制造企业也要抛弃传统家电的封闭思维,向IT企业学习,开放平台、开放接口,积极与应用开发者合作,共同丰富显示互动应用,完善显示互动产业,培育未来的产业生态。

谁在屏幕背后的计算能力上提供最强大的支持,谁就是未来的赢家。希望中国的企业家抓住机遇,投入到家电向IT企业转型的大势中来。

(作者为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