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为什么涨这么多(青岛啤酒,业绩暴增的背后)

每一次去青岛,我都会专门到海鲜街的地摊上打两份袋装的青岛啤酒,这种味道的啤酒也就青岛当地才能喝到。


跟白酒一样,啤酒同样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好行业,但啤酒行业面临的问题也很清晰。


  1. 销售区域集中。啤酒不同于白酒,白酒存储的时间越久,越香,而啤酒对保鲜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啤酒的单价较低,如果外地运输的话,要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因此各地都以本地啤酒为主,外来品牌基本没啥竞争优势。

  2. 扩张成本很高。想要快速做大市场,唯一的路径就是建厂或者收购,国内头部啤酒厂过去也一直是这么干的。全球最大的百威英,当年也是靠着不断地全球并购才做到行业第一。

  3. 行业增量见顶。啤酒行业自2013年之后,产量从5000万千升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3500万千升,喝啤酒的人逐年锐减。


面对这些问题,各大啤酒厂都在做两件事,一是关厂降成本;二是提价做高端。消费行业无非是在赚两种钱,一种是人口基数,另一种消费升级,啤酒的未来只能是后者。



01

业绩高增长



1月14日,青岛啤酒发布了2021年年报预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50亿元,同比增长43%;扣非净利润为21.94亿元,同比增长21%。这份成绩单是青岛啤酒上市以来最好的一年。


青岛啤酒为什么涨这么多(青岛啤酒,业绩暴增的背后)

数据来源:IFind


翻看青岛啤酒历年的业绩数据,会发现这家公司的增长基本无视经济大环境波动,即便是疫情年也依然在稳健增长。2021年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1)首先是高端品牌销量增长,预告公布的数据不够详细,来看中报的数据。主品牌青岛啤酒销量252.8万千升,同比增长20.9%;其中高档以上的产品销量增长41.4%


业绩增长主要靠高端增长,高端也就意味着高价。在高端市场中,内地市场主要份额常年被外资啤酒品牌占据,至今百威依然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玩家。而头部啤酒厂在高端战略中,基本是联合海外品牌,华润收喜力,重庆并嘉士伯,唯独青岛啤酒是自主升级。


2)政府补贴。截至2021年三季度公司拿到政府补贴4.45亿元,2020年补贴5.17亿元,2019年补贴额6.03亿元,主要是搬迁补贴以及项目改造补贴。此外还有土地增收补偿款,贡献约4.36亿元净利润。


只看主营业务利润增速的话,2021年21%的增速低于2020年34.79%以及2019年的27.83%。


单看第四季度业绩的话,为什么会亏损4.61亿元?


在啤酒行业四季度亏损也算正常,前面说过,啤酒行业区域化集中度比较高,青岛啤酒61%的收入来自山东省内,而四季度山东地区已经进入冬季,冬天撸串的人都少了,啤酒销量自然会下滑。


南方的啤酒厂情况会好点,比如珠江每年四季度都在盈利,而青啤几乎每个四季度都会亏损,2020年四季度亏了7.77亿元,2019年四季度亏了7.34亿元,2021年亏的算少的了。



02

家底足够厚



机构抱团蓝筹几乎是以茅台为参考标准,赚钱能力要强,回款能力要强,而且家底要足够厚的龙头公司。


啤酒也是现金结账,青岛啤酒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到2天,200多亿的营收中只有1个多亿的应收账款,公司家底相当厚,而且是啤酒厂里最富裕的一家。


截止到2021年三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94.71亿元,对比上年末几乎腰斩,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过去青岛啤酒账面上的100多亿基本都是存银行吃利息,而疫情后宏观利率下滑,利息越来越低,公司就将一部分资金用来理财了。


购买理财的资金以及同业存单业务相关资金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


青岛啤酒为什么涨这么多(青岛啤酒,业绩暴增的背后)


头部钱多的企业,要么旗下设立财务公司直接运营,要么就像洋河一样投资二级市场,或者买信托,放银行已经很难跑赢通胀了。



03

啤酒的未来



人口红利很难再支撑消费企业享受更高的估值,啤酒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机会在于高端市场。谁的提价能力强,谁就能赚取更高的利润。


参考全球市场,青岛啤酒的千升价格在3000-4000元之间,依然低于欧美市场,也低于重庆啤酒。


同行业雪花啤酒的单价最低,一直以来也是青啤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其因早年价格战过于激烈,虽拥有国内销量第一的份额,但品牌提价能力较差,高端市场份额占比一直在10%左右,不到青啤一半。


消费品的投资逻辑从市占率转向毛利率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以及其他消费品,未来的战略基本都在消费升级上。


青啤也算是唯一一家根正苗红的自主品牌了,这样的公司没故事没题材,只有源源不断的利润和一望无际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