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早花钱(人到中年,捂紧“钱袋子”,别乱花钱)

俗话说:“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

赚钱是不容易的,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也是一种挑战。

人到中年,面对全家老小的开支,更要学会开源节流,精打细算。这几个地方,就不要再去多花钱了,不值得。

不必早花钱(人到中年,捂紧“钱袋子”,别乱花钱)

01

无效的社交。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在一个乡村小学教书,由于地处偏僻,每天只有一趟公交车,回县城很不方便。当时,很多老师都在想办法“进城”。但一年下来,也只有一两名老师调动成功。

大家都很清楚,他们都是有门路的人。

为了找“门路”,很多老师渐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领导家走动走动,送上一点土特产作为礼物。虽然不多说什么,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结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如愿以偿,有人依旧原地不动。

那些毫无音讯的人,最终舍弃了本就感到很是“勉强”的拜访。虽说送出去的礼物不值多少钱,但也需要花心思,也需要拿出真金白银去置办。

凭什么让自己的钱打水漂呢?当自己无论如何都融入不了一直想要融入的“圈子”时,一分一秒都是浪费,一厘一毫都是白搭。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有利可图”的关系,才能维系下来。当双方都发现彼此没有利用价值,关系就一直无法融洽。

人到中年,对此应当看得很清楚了。无用的社交,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看不起我,我也不羡慕你。哪怕时常“低头不见抬头见”,但终归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不必早花钱(人到中年,捂紧“钱袋子”,别乱花钱)

02

无聊的同学聚会。

人到中年,已经不再渴望同学聚会了。

年轻时,大家处在同一个起点,各自信心满怀,憧憬着未来,觉得有无限的可能。

经过一二十年的摸爬滚打,尘埃落定之后,同学之间最初的“排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分为了“有钱人”和“穷人”;分为了“成功者”和“失败者”。

畅叙友情不再是同学聚会的主题,炫耀和吹嘘渐渐占了上风。侃侃而谈的,是那些财大气粗的人,是位高权重的人,是衣食无忧的人。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几乎只有当“听众”的份,能够聊上天的,也是境遇相差无几的人,说到辛酸处,几乎同时叹息。

不知道是命运弄人,还是自己辜负了命运。同学之前的那份纯真友情,早已经被名利所覆盖,经济上的巨大差别,让曾经要好的小伙伴,成为了不同阶层的人,很难再有共同语言。

对于同学聚会的花费,对于有钱人来说,连个零花钱都算不上;可对于手头紧张的人来说,却是一笔额外的开支,仍需要东拼西凑好久才能凑齐。

人到中年,那些渐行渐远的友情就不必再追了,追上去了,才发现,记忆中美好的样子也被彻底掀翻了。

与其花钱给自己添堵,不如省下这笔开支,也给自己永存一份关于青春、关于同学情的最美回忆。


不必早花钱(人到中年,捂紧“钱袋子”,别乱花钱)

03

无用的培训。

人到中年,一头牵挂着父母,一头牵挂着孩子。如果父母身体康健,那么就会倾注更多的心思陪伴教育孩子。

只是,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早已经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了。

种种课外培训,让人眼花缭乱,营销人员的宣讲,又让人颇为动心。于是乎,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思被商家利用,动辄上万元的培训费,掏得甘心情愿。

只是,家长们都弄错了,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身体力行,是朝夕相处的耳濡目染,是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

很多家长图省心省事,寄希望于校外培训来提升孩子的成绩,或者培养某种特长,如果孩子自己喜欢,那么结局是皆大欢喜。如果孩子是被家长逼迫,那么钱花出去了,孩子的某种天性也被抹杀了。

不必早花钱(人到中年,捂紧“钱袋子”,别乱花钱)

04

结束语:

人到中年,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吧。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更先到来。

勤俭持家,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当你守住了一笔笔不该花的钱,节约了一些可花可不花的钱,存钱才变得可能,存款才渐渐丰厚,人生才会有恃无恐。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