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文|弘毅说历史(本文仅从战争弈和军事指挥的角度来客观讨论战局)


在战场上,进攻方式有三种,正面进攻、侧翼进攻、后方进攻。

正面进攻,顾名思义,与敌军直接正面接触,硬碰硬的决战,这是进攻中最原始的方式,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非常容易将战斗变成消耗战,双方不断投入预备队,直到一方的实力彻底消耗殆尽为止。军队的指挥官除非必不得已,轻易不会正面进攻,一般会选择侧翼进攻这种战术。最完美的侧翼进攻战例是“洛伊滕之战”。

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1757年发生的洛伊滕之战,是七年战争中普军与奥军在西里西亚洛伊滕进行的一次决战。腓特烈元帅率大军极速前进,奥军统帅道恩元帅对普军的快速逼进非常震惊,匆忙的以洛伊滕为中心布阵,腓特烈佯攻道恩军队的右翼,让主力部队以高地为掩护,突袭道恩左翼,将左翼打散后,继续进攻中央军队,最终将道恩军队全部横扫。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单翼包抄进攻,被拿破仑称为“机动、策略的杰作”。这种侧翼进攻是运动战的一种方式,在一战中与二战中也广为使用。

一战中,西线战场的堑壕战大行其道


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1914年9月,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失利的德军撤到了马恩河北面的埃讷河畔进行防守,在马克沁重机枪与铁丝网等障碍物配合使用下,英法联军正面进攻变得异常艰难,正面突破几乎不可能,双方在瓦兹河区域僵持。为了避免消耗战,两方军队不约而同的采取侧翼包抄的战略。法军计划在德军右翼进行迂回,来威胁德军的铁路补给,迫使德军撤离埃纳河、瓦兹河、索姆河地区,而德军从洛林地区抽调第6集团军来增援右翼,并迂回英法联军左翼。交战双方一边包抄对手,一边不断的挖掘堑壕,并配置重机枪来防守自己的侧翼。到了最后,双方的军队竟然从瑞士边境挖到了法国北部的北海之滨,这就意味着,战线没有了侧翼,迂回包围敌人后方地区已不再可能,只有正面进行突破,于是在1915年-1916年爆发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如同绞肉机般的堑壕战让英国、法国、德国死伤惨重,拼消耗成为战胜敌人的唯一方式。

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战斗方式与军事科学技术密不可分,一战中,重机枪与火炮的使用,让堑壕成为最实用的手段。如果集中大量火炮在对方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也无济于事,因为密集的火炮攻击会破坏战场地面,弹坑使汽车无法前进,只能靠步兵步行推进,但人的体力有限,很难完成,加上敌方的重机枪和火炮反击,让步兵集团冲锋就如同仪仗队般华而不实。所以,防守反击是最具性价比的战斗方式,在堑壕中以逸待劳的收割人头,还没有侧翼的隐患,即使被炮火袭击,也有足够的时间调整防御,于是堑壕战便大行其道,这就是防御的火力强,机动能力差、进攻的能力弱的结果,这也促进了坦克的出现,虽然坦克技术不够完善,并没有显示出太强的优势,但也能看到未来机械化战争的雏形,比如1917年发生的康布雷战役,展现了坦克在战场上的突破能力。

坦克飞机的技术进步,引发战术革命,让堑壕战成为鸡肋

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一战时,机械化战争是初始阶段,热兵器占主流,战争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二战初期,军事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坦克、飞机成为战争舞台的主角。坦克的火力、机动力和装甲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所以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下,坦克具备高速突破穿插和大纵深突击的能力。而飞机的时速、航程、火力等指标也大幅提升,这就为夺取制空权、战略轰炸、协同地面坦克装甲部队作战提供可能。德国将这种战术最先使用出来,也就是著名的闪击战。闪击战的第一要素是速度,通过空中力量实施轰炸,来摧毁敌人防御,进而打击敌人意志,装甲集群以机动能力进行纵深突破,在敌人后方制造混乱,切割围剿敌方部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堑壕却无法阻挡钢铁洪流,一旦敌方打开一个突破口,便能快速突入,直插后方。

堑壕的升级版马奇诺防线

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一战结束后,法国便开始研究战术来应对未来战争的威胁,如何在边境防御德国的进攻,成为首要研究的问题。以贝当为首的法国军事高层, 主张沿边境建立一条连绵不断的防御工事,由堑壕、铁丝网、机关枪,火炮组成预设战场,这就是马奇诺防线。相当于在西线建立马奇诺防线来替代一战时的战壕,法军希望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下一场战争,这马奇诺防线就如同堑壕的升级版,是堑壕战经验总结后的产物。马奇诺防线建成之后,各界人士交相称赞,将其称为,“本世纪的伟业”、“军事科学的奇迹”。然而,这条防线如同一个鸡蛋壳,将外围的区域进行隔离,其指挥机构和后方就像脆弱的蛋清蛋白。一旦蛋壳被击破,蛋清蛋白就会被轻易搅碎,对于纵深防御能力极低的法国来说,是致命的灾难。

坦克飞机参与的“洛伊滕之战”,终结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二战中,德军在西线调集了136个师,2580辆坦克,3824架飞机,分为A、B、C三个集团。A 集团军是德军最精锐的主攻部队,拥有5个装甲师,企图通过比利时南部的阿登山区入侵法国。B集团军则向比利时进攻,来吸引法军主力部队。法军认为阿登山区地形崎岖,不便于机械化部队行进,是天然的屏障,所以防守力量大部分放在法比边境地区,当德国B军佯攻后,法军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继续增援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德国使用三千架飞机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机场猛烈轰炸,空降部队夺取机场、桥梁、渡口等战略据点。同时,担任主攻的德国A集团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快速穿过了100多公里的阿登山区,于5月12日晚抵达马斯河,13日,德国A集团军在空军掩护下强渡过河。法军统帅部此时才发现上当,却无兵可派。15日,大批德军坦克部队突入法国北部平原,乘虚而入,直逼英吉利海峡。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后,便向法国巴黎发起进攻,6月5日德军突破了法军防线,6月13日,占领法国巴黎。6月15日,马奇诺防线被攻破,22日,法德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停战条约,仅用44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陷。

巴黎仅有一次撕开我们的防线(飞机坦克加持的“洛伊滕之战”,击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

德军的这场进攻被称为“曼斯坦因计划”。一侧佯攻,另一侧突破包抄进攻的打法与洛伊滕之战如出一辙,只是武器升级为飞机坦克,作战区域从小范围扩展为整个西欧,机械化部队的速度优势在侧翼进攻时凸显,是速度加持下的高阶版洛伊滕机动。在巴黎沦陷、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马奇诺防线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真正的威力。

法国沦陷、马奇诺防线崩溃的根本原因是固化的堑壕战思维和消极的防御策略

马奇诺防线本身是非常坚固的,不然德军也不会绕开马奇诺防线,选择在阿登山区突破。与其说马奇诺防线被击破,不如说是法军固化的堑壕战思维被碾压。在这条防线的背后,代表了一套陈旧的军事理论,法国元帅贝当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宠儿是堡垒阵地与步兵火器,两者结合遂构成法军的胜利,今后国防如果将全部国境线建成堡垒,则敌人在陆上即无法加以摧毁与超越。此种阵地用自动火器和铁丝网配合足以掩护后备军之动员集中,则法国安全可以保证”。可见,法国军方认为,战争以步兵进攻为主,依旧需要突破坚固筑垒,然后缓慢推进。这种完全无视战略纵深防御,只注意对步兵的防守,而将坦克的威胁抛之脑后的想法,让法军大吃苦头,当德军的钢铁洪流席卷而来时,法国的纵深完全经不起机械化部队的冲击。令人遗憾的是,法国并非实力不行,只是把坦克当成支援步兵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机械化战争的核心战力,没有将坦克集中起来进行反冲击。戴高乐将军曾说:“法国的坦克并不比德国少,但它们被分散在各个地段上投人战斗,也分散地、一个个地被消灭”。至于飞机,法军只将其当成延长马奇诺防线上大炮射程的工具,忽略其发展。法军高层没有从一战胜利的圈子里跳出来,将保守思想带到了二战,从而成为了失败者。

退一步讲,即使法国在堑壕战思维的影响下执行防御策略,也并非完全不能应对德军的进攻,只是法国选择了消极的防守,而不是积极地防御。恩格斯曾说:“最有效的防御仍然是以攻势来进行的积极防御”积极的防守可以转败为胜,消极的防守必败无疑,守中有攻,攻守结合,才能应对各种局面。但是,法国陆军部长莫兰在1935年3月3日的国会中,对戴高乐提出建立机动打击部队的观点进行反对后,便意味着法国放弃了防守反击、反突击的力量,让法军极为被动的面对德军的纵深突破。尤其在德军起初进攻东欧盟国时,法军却躲藏在马奇诺防线后边,熟视无睹。因为法国没有、也不愿使用机动打击部队支援盟国,这就将主动权全盘交给了敌人,法国人也因此付出沉重代价。

欢迎留言讨论、点赞转发、关注支持,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