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嘉禾县(湖南郴州嘉禾县: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 行政村供水覆盖率达到100%)

来源:人民网

一、背景

嘉禾县地处湖南省郴州市西南部,与桂阳、临武,永州市蓝山、新田、宁远等五县交界,县域总面积699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具有“两山、两水、两盆地,中间相间丘岗地”的分布特点,全县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10毫米,受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之前,嘉禾县在城乡供水方面存在水源单一、水厂设施落后、供水管网输水能力不足、供水保证率不高等问题。

2009年4月,县委、县政府为提高全县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蓄供水工程的综合效益,提高城乡居民供水的普及率、可靠性、安全性,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科学构想。在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嘉禾县形成同水源、同水质、同水价、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同”体系。行政村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小康安全饮水目标,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嘉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017年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2019年被湖南省政府评为真抓实干突出典型,2020年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盘江水厂被水利部评为“2020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

二、做法

强化规划建设,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根据嘉禾县域面积小、人口相对集中、人群居住地高差不大、水库分布均匀的特点,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一是高起点规划。坚持“均衡利用、丰枯调剂、安全可靠、覆盖全域”的原则,以水库为源,以水厂为枢纽,以供水管道为线,采取互联互通的方式,形成“两中心、五重点、三备用”的供水格局。

二是高标准建设。按照“主管进镇、支管进村、管网达组、龙头入户”的标准,分阶段、分步骤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以县城区为核心、建制镇为中心、渐次辐射村组,最终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模式。

三是高要求保护。以“防治并举、综合保护”为原则,对97座中小型水库进行评估鉴定和除险加固,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严格落实“河长制”,广泛开展水系绿化、库区生态建设和水源涵养林造林,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污染专项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处理模式,有效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洁净。

强化全域覆盖,推动城乡供水普惠性发展。以全域覆盖、动态清零为目标,做好民生水利。

一是推动进村入户,解决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自来水进村入户三年“奖补”行动,按实际入户所需要经费的50%且最多不超过2000元/户的金额进行奖补,对自来水公司根据每年进村入户数量,按10元/户的标准补贴管护经费;实施惠民行动,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每月用水4吨以内进行减免。

二是做好动态清零,推动安全饮水全覆盖。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回头看”普查登记工作。

三是做好结合文章,助推全面小康建设。坚持以水为媒、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推动供水工程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有效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面貌。

强化资金统筹,撬动城乡供水多元化投入。对建设水厂和输水管网等工程,实行好“五个一点”。

一是争取财政“拨”一点。积极争取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支持,近年来争取省水利厅农村安全饮水资金约6000万元。

二是整合资源“凑”一点。整合省林业、环保等部门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城镇管网建设等项目资金3900万元,打捆使用涉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高效利用。

三是申请银行“贷”一点。通过县水利投融资公司整合水务资产,向银行借贷建设资金1.2亿元。

四是鼓励社会 “捐”一点。通过大力宣传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意义,筹措社会捐资400余万元。五是社会融资“引”一点。在建设进村入户工程时,主要做好“三方统筹”:县财政奖补最高限额2000元/户,此项奖补目前达1.9亿元;农村居民筹资,每户最高限额2000元,目前已筹集1.9亿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统筹,共统筹1.18亿元。

强化建管并重,创造城乡供水“嘉禾范”样本。

推行“四同”体系。一是同水源。通过兴建水厂、集中供水管网将各大水源点互连互通,调节水量, 形成一张“均衡利用、丰枯调剂、安全可靠、覆盖全域”的城乡供水大网络。二是同水质。通过在重要节点枢纽兴建水厂,采用相同的水处理工艺、相同的水质监测措施,各项指标均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同水价。采用“居民水费 政府补贴”的方式确定水价。目前,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终端供水价格均为1.85元/吨。四是同服务。通过在各乡镇建立供水站和城乡供水一体化调度中心,让农村用户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供水业务。

推行“三化”管理。一是专业化管理。按照建管分离原则,采取“公司 供水站 用户”的方式组建8个乡镇供水站。让农村用户实现在家就可以办理用水申报落户、缴费充值、申请维修等业务,大大提高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后管理的效能。二是信息化调度。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完成数据采集及远程监测系统建设。同时,安装80个监控点,实现24小时对管网测压点的监控、测量及统计分析。三是智能化收费。投入使用IC 卡智能化水表,让受益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

推行“三办法”运作。一是推行以县为单位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域覆盖。建设“水质优先,集中为主” 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做大做强自来水产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推行以现有水库为主、河流为辅、泉水备用的供水格局。通过各大水源点相互连通,互相调剂,解决当前农村各地水量分布不均、水源枯竭、提高供水保证率;三是推行以“政府主导、公司管理、市场运作”的经营、运行管理方式。政府把关发展及运营方向,县自来水公司按市场规律运行和管理。

(免责声明: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