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陈晨(如何突破障碍让听障群体“看见声音”)

信息无障碍环境与听障群体需求有差距

如何突破障碍让听障群体“看见声音”

本报记者 赵晨熙

本报实习生 凌依

青春靓丽的外形,流利的表达,如果不是耳朵上的人工耳蜗,很难发现李可是听力残疾人。

24年前,一岁半的李可被诊断为裸耳听力一级残疾,经过康复训练加两耳佩戴人工耳蜗,李可能够和健全人进行正常交流,但在植入人工耳蜗前,她的世界几乎可以说是一片寂静。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听力残疾人有2780万,其中单项听力残疾2004万。

由于残障特征不明显,信息无障碍基础设施缺失,听力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遭遇不便和尴尬。李可说,仅从外表来看,与一眼就能识别的肢体残疾者不同,听力残疾往往更加隐蔽,这使得他们看起来与普通人并无太大差别。然而,一旦遇到问题需要与人沟通时,听力障碍就像一堵“玻璃墙”,阻断了声音的传播和信息的获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听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听力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

听障群体需要专属“盲道”

“家里人下载音书,我们可以一起聊视频了,有字幕提示,再也不怕听不清他们说啥了。”

“各位好,我是听障人士……跟父母说话时明显进步很大,毕竟在大学里没怎么说话,现在有音书陪我,我真的很感激。”

……

在应用商店里的“音书”App评论区,有一些来自听力残疾人的评论。记者在下载使用后发现,正如这些评论所言,借助于这个App,听力残疾人可以更方便地和他人进行交流。

音书的创始人石城川,也是一名听力残疾人。2016年,大学毕业仅一年的他,成立了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听障人与健听人实现高效沟通的音书科技。

谈起成立公司的初衷,石城川说希望用自己所学,为听力障碍人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城市中的公共设施,比较少考虑到听障人群的需求。盲道给视障群体使用,坡道为肢残人士准备,那么我们听障群体的无障碍设施又是什么呢?我要改变这种现状,打造一条听障群体专属的‘盲道’”。

这款专为听力残疾人设计的沟通软件,包含无障碍沟通及言语康复两个板块,采用的语音识别技术可帮助听障人士获取4米内人说话信息、电视、电脑、音箱等扬声器的声音。

在李可看来,这个App最实用的一项功能就是实时字幕功能,软件能将接收到的语音转化为文字,“我们不仅可以依靠这个功能现场沟通,还能通过声音转文字的方式‘听’到一些没有字幕的节目”。

“除了音书这种专为听障人士设计的App以外,微信、钉钉、飞书等App都具备语音转文字的功能,而且准确率非常高。借助这些软件,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和别人沟通时,基本没有障碍。”李可说,手机安装了这些App之后,就好像自己装上了“耳朵”。

网络直播无字幕变“默剧”

在帮助听力残疾人获取信息方面,互联网技术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一些互联网产品忽视了听力残疾人的感受,让这个群体在互联网世界的行走变得不那么自由。

李可在一些网站进行在线学习时发现,一些课程并没有配备字幕。虽然佩戴了人工耳蜗,但也只能听到部分声音,学习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可想而知,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人士而言,这种‘无声’的课程只能让他们选择放弃”。

对于很多听障人士来说,当下火热的网络直播也成了不明所以的“默剧”。记者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发现,一些电影、电视剧的短视频,都在剪辑后配有字幕,但在直播频道,却往往只有主播的声音而没有字幕。当使用者以文字方式向主播提问时,绝大多数主播都会通过口述方式回答,只有少部分主播会举起一些含有提示和告知内容的牌子。

“直播具有即时性,配上字幕难度较大,我们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直播间可以考虑配备实时的语音转换为文字的工具,这样听障人士也能参与其中,享受网络直播带来的乐趣。”李可说。

李可坦言,其实她更希望所有软件和节目都能普及字幕,毕竟对于他们这个群体而言,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获取信息的途径。

促进手语翻译推广普及

6月28日,中国残联、国家语委共建的“国家通用手语数字推广中心”“国家通用盲文研究和推广中心”正式成立,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强手语盲文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为听力和视力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的语言文字服务,提高他们战胜残障、学习文化技能、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之所以大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很多听障人士而言,手语是他们获取信息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一种方式。

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电视台应当创造条件,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每周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

然而,这一规定在现实中很难落地。李可发现,除了央视等少数几家电视台会在播放新闻时配备手语翻译人员,很多电视台并没有做到“每周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

“尽管现在的新闻节目基本上都会配有字幕,但字幕并不能完全替代手语。例如,对于那些视力不好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而言,看字幕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手语就显得很有必要。”李可说,新闻节目配备手语翻译,应当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听力残疾人能够及时获取新鲜资讯,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

升级改造政务服务大厅

作为一名听障人士,北京市民陈晨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店,虽然生意可以由家人帮忙打理,但是在执照办理等环节上,必须他本人到现场办理。

以往在办理过程中,陈晨必须有家人或朋友陪同,办理过程中有时需要使用手机或者纸笔进行交流,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务,由于沟通上的难题,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但让陈晨感到欣喜的是,这样的苦恼在近期得到了解决。

几天前,陈晨去办业务的时候注意到,在服务大厅的特殊群体服务台上摆着一台类似电脑大小的液晶显示器,工作人员告知这是一台远程手语翻译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陈晨对着机器用手语“说”出了自己想要办理的业务,机器进行精准翻译后,工作人员带着陈晨去无障碍爱心窗口办理了业务。令他惊喜的是,那里进行业务办理的工作人员,可以很熟练地用手语跟他进行交流。

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11月开始,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就开始陆续启动无障碍改造。据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披露的消息,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462个政务服务大厅已基本完成无障碍改造。

来源: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