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倾尽全力(“医疗国家队”要当中流砥柱,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倾尽全力)

访谈嘉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 胡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夏家红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我们是公立医院,党和人民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听党指挥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所在。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必将倾尽全力。”

近日,参加长江日报策划推出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院长访谈”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副院长夏家红,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的“协和经验”,就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中肯建议,并透露协和医院正在将其金银湖院区打造成“平战结合”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御基地,一期600张床位今年底将投入使用。

“但得江城协和在,不教新冠再猖狂!”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胡豫在访谈最后斩钉截铁地表态。

我们会倾尽全力(“医疗国家队”要当中流砥柱,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倾尽全力)

访谈嘉宾胡豫(中)、夏家红(左)与本场访谈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右)互动。 记者杨涛 摄

分级诊疗要做到“基层兜底,顶层做强”

胡豫是全国政协委员,今年5月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就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建议。访谈中,胡豫又从三个方面就此进行了深入阐述。

“作为医院管理者,我认为首先要加强预警体系建设。”胡豫建议,这方面的关键是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临床救治体系的融合。比如新型传染病,一部分病人是从临床被发现的,如果能尽快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认可,能在早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范围、防控要点,应对起来就会更加从容。

对于如何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胡豫的建议是“基层兜底,顶层做强”。具体来说,就是强化基层医院的防控能力和医疗能力,社区医生有较强公共卫生知识,能够识别传染病病人,社区能救治轻症病人,避免出现发热病人都向大医院拥挤的现象,有效降低感染扩散风险;同时做强分级诊疗的“塔尖”,重点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重点学科,比如加强重症医学科、P3实验室等的软硬件投入,让大医院在关键时刻更好地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谈到“全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的普及”,胡豫同样关注两头。他认为,一方面是中小学要加强培养孩子们应急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基本素养,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和培训;另一方面是多建设一些公共卫生学院,将医院公共卫生科的职能加以扩充,加以标准化、规范化。如果再遇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全民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

我们会倾尽全力(“医疗国家队”要当中流砥柱,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倾尽全力)

(图为协和医院院长胡豫。 记者杨涛 摄)

“平战结合”的金银湖院区一期今年底建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胡豫较早提出“平战结合”理念,并在多个场合予以强调。

访谈中,胡豫详细解说了“平战结合”思路。所谓“平战结合”,就是普通病房在建设时按照感染病房的标准预留好管道通路、水电气等转换接口,到了有需求的时候将这些接口迅速转换,就能立即改造成标准的感染病房。“抢救生命都是要争分夺秒的。这些东西平时不备着,用起来就措手不及。”目前,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底将投入使用,约有600张床位。接下来,二期工程将建设一栋与一期配套的感染性疾病防治大楼,配备负压手术间、检验室以及相关科研设备,一旦有需求便可迅速启动医疗救治,同时做好科研,为国家提供政策支撑。

协和医院本部则要发挥学科众多、实力雄厚的优势,建设一栋“平战结合”的危急重症大楼,为地震、火灾等非传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储备。“构建‘平战结合’的救治体系,实际上是我们医疗机构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提高过程。”

夏家红补充说,“平战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员培训常态化”。要让医院的新老医护人员、在院医学生都把公共卫生事件防御作为工作的重要部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


我们会倾尽全力(“医疗国家队”要当中流砥柱,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倾尽全力)

(图为协和医院副院长夏家红。 记者杨涛 摄)

参与全链条防治履行“医疗国家队”担当

“从漫天飞雪到春暖花开,协和人在风雪中转运收治数百名重症患者入院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胡豫介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协和医院听从党中央号令,闻声而动,举全院之力构建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链条防治网,先后开辟5个战场,调动4000多名医护人员,并接管两家方舱医院,开辟两家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共收治患者5200余名,发热门诊接诊患者2.3万余人次,线上问诊10万余人次,是“战线最长的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医疗机构”。疫后,协和医院迅速启动3000万元新冠肺炎康复治疗项目,并积极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全球多个国家分享防控救治经验。

江汉方舱医院的建设改造,尤其让胡豫感慨万千。2月3日晚10时,接到指令后,胡豫带领夏家红等协和医院医护团队,准时赶到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大厅。“当时,里面空荡荡的,啥都没有。”但是,王辰院士告诉胡豫,当天晚上就要完成方舱医院设计,第二天施工,第三天接收患者。“当时,我们都很茫然,连方舱医院的概念都没接触过。”一批人奋战到次日凌晨4时,硬是拿出了设计的基本脉络。

29个小时后,江汉方舱医院基本建成;36个小时后,第一批患者被收治。后来,以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为院长的江汉方舱医院实现“3个零”——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成为方舱医院的样板。“我个人认为,‘协和速度’是中国速度的一个缩影。医护人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跟死神抢夺生命。”胡豫说。

夏家红透露,根据过去的经验,作为医疗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不能用于70岁以上患者的。但是,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大家努力攻关,对80岁以上患者也上了ECMO,最终效果不错,救回一批高龄患者的生命。协和医院还对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实施了双肺移植术。“治疗一名患者,花费几百万元,在其他国家可能早就放弃了。这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胡豫说:“我们医院履行了作为‘医疗国家队’的职责和担当,兑现了我们平时的诺言——只要国家有需要,协和医院必将倾尽全力。应该说,我们这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罗兰 通讯员王继亮 涂晓晨)

【编辑: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