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阿史那皇后(551-582年),阿史那氏,名字不详,突厥族。北周时期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燕都之女。有姿貌,美容止。天和三年(568年),嫁给北周武帝宇文邕,册立为皇后。宣政元年(578年),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尊为皇太后。大象元年(579年),北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后,尊为天元上皇太后。大象二年(580年),尊为太皇太后。隋朝开皇二年(582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武德皇后,陪葬于孝陵。”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史称“骁勇果毅,有出人之才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邕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子,“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

宇文泰曾说:“成吾志者,必此儿也。”对其抱有极大的期望。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其父宇文泰建立的基础上,使原来弱于北齐的北周转弱为强。

公元577年,北周灭掉北齐,统一北方,结束了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为日后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什么样的女人能成为他的皇后呢?

宇文邕的皇后李娥姿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但这并没有阻挡李娥姿成为江陵一带的盖世美女。公元554年,西魏攻破江陵,李氏全家被籍没于长安。魏军将士见18岁的李娥姿生得楚楚动人,便将她献给丞相宇文泰。

宇文泰遂将其赐于四子宇文邕为侍女,时年宇文邕12岁。此后,李娥姿就像一位大姐一样,尽心尽力地照看宇文邕。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李娥姿

宇文邕渐渐长大,对这位精心照料自己的姐姐的感情也有了变化,男女之间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公元559年,李娥姿24岁时,为17岁的宇文邕生下儿子宇文赟,等于向世人公布了他们的同居关系。公元560年,宇文邕登上皇位,李娥姿被立为皇后。

宇文邕生活严谨,后宫御嫔不过十几人,最受宠爱的仍然是李娥姿,其皇后地位也无人可以撼动。不过,宇文邕还要册立一位皇后。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雄心勃勃的宇文邕志在称霸中原,必须消灭北齐。若想达此目的,要有一个得力的帮手,这就是在北方草原上崛起的突厥。

“突厥灭茹茹之后,尽有塞表之地,控弦数十万,志陵中夏。”

突厥在消灭柔然之后,占尽塞外之地,拥有数十万兵力,成为北方最为强大的国家,对中原虎视眈眈。其首领木杆可汗俟斤智勇兼备,能征善战。

与突厥结成联盟的最好方式就是联姻。文帝宇文泰在位时,就对突厥采取和亲政策。木杆可汗开始想将女儿嫁给宇文泰,不久又反悔。

宇文邕即位后,继续延用其父的和亲政策,多次派遣使者与突厥联系。经过不懈的努力,木杆可汗终于同意将女儿阿史那氏嫁给宇文邕。一桩出于政治目的的联姻就此拉开序幕。

突厥是一个“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的少数民族,史载其“贱老贵壮,寡廉耻,无礼义,犹古之匈奴也”。

这一点从其与文帝宇文泰和亲中的出尔反尔即可看出。对于武帝宇文邕的和亲,突厥人同样是朝三暮四,没有准数。木杆可汗于公元560年同意嫁女,到了公元565年,整整5年过去了,其女阿史那氏还在草原的毡帐里当她的公主,其中的主要缘由是北齐从中作梗。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阿史那氏

因为北周与突厥联姻一旦成功,称霸中原的天平就会向北周倾斜,这是北齐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挠此事,不断地挑拨北周和突厥的关系。于是,突厥人再次失信悔婚。

和亲的成功与否涉及武帝宇文邕的统一大业,他绝不会放弃。

对付木杆可汗这样一个摇摆不定的人,宇文邕除了不厌其烦地派人游说北周与突厥联姻的种种好处之外,还不断地向突厥进贡。利益的驱动终于使木杆可汗再度同意嫁女。

事不宜迟,已经23岁的宇文邕迅速组成庞大的迎亲队伍前往突厥。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保定五年二月,诏陈国公纯、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公杨荐等,奉备皇后文物及行殿,并六宫以下百二十人,至俟斤牙帐所,迎后。”《周书》)

这次迎亲,宇文邕做了充分的准备。前往迎亲的队伍中,不仅官员的级别高、人数多,还带上了皇后礼仪行宫以及六宫以下宫女120人。这固然是为了显示北周的诚意,还有不将突厥公主迎回誓不回还的意味。这支豪华而隆重的队伍逶迤行进在茫茫草原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过,北周再大的诚意在反复无常的突厥人面前也毫无作用。当北周迎亲的队伍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突厥时,形势却急转直下。

由于北齐得知北周前来迎亲,如法炮制,也提出与突厥和亲,送上的礼品几乎晃瞎了木杆可汗的双眼。木杆可汗当即同意,把女儿嫁给北齐后主高纬。

北周和北齐都把与突厥和亲提高到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高度,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突厥人把一个姑娘许给两个婆家,两头得好处,不费分毫之力赚得钵满盆盈。

占尽便宜的木杆可汗感到女儿就是一棵摇钱树,更不可能轻易嫁女,反复悔婚成为儿戏。他从来没有想过,当年许婚时女儿刚十几岁出头,现在已经出落成十六七岁的大姑娘,还要把她养到什么时候?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木杆可汗

北周的迎亲队伍碰了一鼻子灰,空手而归吗?绝对不行。皇帝下诏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把公主迎回,怎能抗旨不遵?他们决定,就在突厥人那里等,一直等到突厥人回心转意。

“纯等在彼累载,不得反命。虽谕之以信义,俟斤不从。”(《周书》

不知道北齐人给木杆可汗吃了什么定心丸,迎亲的人费尽口舌晓以诚信大义,木杆可汗就是不为所动。寒来暑往,一晃又是3年过去。

从突厥人许婚至今已经8年了,如果突厥公主当年就嫁到北周,恐怕皇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和亲迟迟不成,宇文邕的统一大业进展迟缓。木杆可汗不吐口,拿他也毫无办法。让人稍稍心安的是,好歹公主还生活在自己的毡帐里,也没有嫁到北齐去。

什么力量的介人才能打破目前的状态?北周、北齐、突厥都在等待。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这股力量不是来自人力,而是来自大自然。“会大雷风起,飘坏其穹庐等,旬日不止。”天气突变,雷风大作,吹毁了突厥的篷帐,十多天都不停止。草原上有恶劣天气司空见惯,但这一次有所不同。一支豪华的迎亲队伍已经在突厥等了3年多,就算是考验人家的诚意也不过如此吧?破坏力极大的狂风骤起,多日不停,这意味着什么?

受影响最大的是木杆可汗。连日的恶劣天气造成极大的破坏,让木杆可汗有些心虚。8年之内连续三次悔婚,哪朝哪代有过这种事?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才降下灾难惩罚自己?他越想越怕,便决心嫁女。一场突如其来的风灾就这样结束了和亲的拉锯战。

“俟斤大惧,以为天谴,乃备礼送后。(及)纯等设行殿,列羽仪,奉之以归。”

准皇后突厥公主阿史那氏已经19岁,差点成为那个时代的“剩女”。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天和三年三月,后至,高祖行亲迎之礼。”天和三年(568年)三月初八日,阿史那氏抵达北周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宇文邕亲自出宫迎接,并立她为皇后。

如果认为喜新厌旧是所有帝王的特点,宇文邕一定会对新皇后宠幸有加,那就大错特错了。

史载:“后有姿貌,善容止,高祖深敬焉。”

这个“敬”字大大值得玩味。是敬佩、敬重还是敬爱,或者是敬畏?不管是哪一种,似乎都和男女之爱关系不大,因为“和亲”的重点在“和”不在“亲”。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北周与突厥联姻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婚前宇文邕和阿史那氏毫无感情可言不说,还受够了突厥人的刁难,自然怨恨有加。

有人会说,感情也可以在婚后培养,帝王和后妃也不乏这种情况。只是宇文邕对不得不娶的新皇后心存芥蒂,鉴于以往的教训,头脑中还时时紧绷着警惕之弦。

宇文邕曾于公元563年联合突厥出征北齐,屡屡获胜,攻占北齐20余城。后因突厥背信弃义,北周军队孤军奋战,最后失败。现在,突厥人把公主送到自己的皇宫里来了,宇文邕深知木杆可汗的伎俩,谁知他把阿史那氏嫁过来,有没有别的企图?

突厥人嫁女之后,北周对其进贡并没有停止,“朝廷既与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不仅如此,突厥人还把自己当成北周的亲家,一点都不见外。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这些人只是混饭吃的吗?基于这些考虑,他对新皇后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很少光顾她的寝宫。

19岁的大龄女也许蒙受了不白之冤,寂寞地独守深宫。她在知道自己许婚给宇文邕时,不会想到嫁人中原成为皇后会过这样的生活,只能靠着怀念草原的肥羊骏马、蓝天白云打发时光。

皇宫里的人都知道皇帝对新皇后的疏远,但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自异域的公主除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都没有人多看一眼她的寝宫。皇帝的家事嘛,岂容他人置喙?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一个刚刚五六岁的小姑娘却不这样想,对宇文邕说了一番话,出语惊人。她就是宇文邕的外甥女窦氏。

窦氏是宇文邕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史载其“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宇文邕非常喜欢她,就留在身边抚养。窦氏见阿史那氏无宠:“窃言于帝日:‘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

这番话点出了问题的要害:北周还需要借助突厥的力量统一中原,对阿史那皇后不能太冷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姑娘真是了得!她就是长大后嫁给唐高祖李渊、生下李世民兄弟的太穆皇后。

宇文邕采纳了窦氏的谏言,对阿史那氏的态度有所改变。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强扭的瓜不甜,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是不可能的。宇文邕的改变只是韬晦之计,不会超过“敬之”的范围。宇文邕为数不多的妃嫔一共为他生下七位皇子、两位公主,而阿史那氏跟他过了9年的夫妻生活,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这9年里,宇文邕的统一大业凯歌高奏。公元577年,宇文邕攻下北齐都城邺城,俘获齐主,灭掉北齐,统一北方。

第二年(公元578年),他又马不停蹄,开始实现其“平突厥,定江南”的宏伟构想,于六月初一日,率军分五道征伐突厥,誓在必得。

不幸的是,宇文邕刚一出发就病倒了,回到洛阳当天就因病去世,年仅36岁。六月初二日,宇文邕的儿子皇太子宇文即位,是为北周宣帝,尊奉嫡母阿史那氏为皇太后。此时,阿史那氏刚刚28岁。

一桩与政治紧密捆绑的婚姻结束了,阿史那氏获得解脱了吗?她经过长达8年的坎坷,嫁给了统一中原的英雄,却始终未能得到英雄的垂怜。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帝王抛弃旧爱另寻新欢的事情比比皆是,正如汉成帝刘骜妃子班婕好在《团扇歌》中所说: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好毕竟和刘骜有过一段恩爱时光,秋扇之抛的感受也非常深刻。而阿史那氏连这个也没有,在她未成为秋扇时就已经被抛弃。

独守深宫,清冷度日,丈夫的荣耀对于她来说没有一点儿实际意义。更何况,皇帝丈夫是在准备荡平自己娘家前夕病亡的,她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宇文邕虽然去世,但北周对阿史那氏的“敬之”还在延续,表现就是不断提升阿史那氏的封号。

20岁的宣帝宇文对其封号从来没有满意过,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二月,改为天元皇太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二月,又尊为天元上皇太后。看看册诏上的话,似能对北周人“敬之”的理由有所了解:

“天元皇帝臣赞,奉玺绶册,谨上天元皇太后尊号日天元上皇太后。伏唯穷神尽智,含弘载物,道洽万邦,仪刑四海。圣慈训诱,恩深明德,虽册徽号,未极尊严。是用增奉鸿名,光缛常礼。俾诚敬有展,欢慰在兹,福祉无疆,亿兆斯赖。”

穷尽神智,包容万物,道德周遍万国,礼仪规范四海的圣母恩情深似明德,虽然册封美好的封号,但仍未表达出至高的尊严。因此,增奉崇高的名号,使得诚心敬意有所表达,使万民仰赖于此福。

这等于说,阿史那氏嫁到北周,只有一个作用,就是接受上上下下、世世代代的“敬之”。只要阿史那氏生命不息,北周人就“敬之”不止。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殊不知,就是“敬之”毁了她的一生。她是活生生的人,最需要的是感情的投人和回报,而不是在活的时候就成为被顶礼膜拜的牌位。

“和亲”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对于阿史那氏来说却是一个不得不跳的陷阱。敬得越重,越是往伤口上撒盐,心里也就越痛。

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被关闭在高墙深院中的阿史那氏,还要被迫聆听册诏上类乎墓志铭的溢美之词,可怜,可叹,亦复可悲!

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五月二十五日,宣帝宇文因病去世。五月二十六日,继位的静帝宇文阐尊阿史那氏为太皇太后。阿史那氏去世的时候年方32岁,北周已经灭亡。

“隋开皇二年殂,年三十二。隋文帝诏有司备礼册,衬葬于孝陵。”隋文帝给予她应有的尊重,将她与宇文邕合葬在孝陵。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写到最后不禁一声叹息,在阿史那短暂的一生当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丝人性的温暖,看到的全部是政治权术,是冷冰冰的利益往来。阿史那的面目于我们是模糊的,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留在史书上的仅仅是“有姿貌,善容止,高祖深敬焉。”我们虽然有幸能认识这位女子,完全是有赖于政治的结果。阿史那,曾经有血有肉,一位美丽鲜活的女子,不过是男人们政治利益的棋子罢了,何苦悲哀!

似乎是男女之间的(深宫锁清秋,突厥公主阿史那嫁给宇文邕,政治联姻下的悲剧一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