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肺叶,被手术刀切下后离开了人体,成为一块待检的肺组织。随着泡在福尔马林中的身体被取出,我来到了一个名叫“病理科”的地方,这里是探寻肿瘤真相的场所。在这里,病理科医生将通过技术手段来确认我的身份,决定我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寻找肿瘤真相的旅程吧。

病理科是一个与我相似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其他的“小伙伴”。新的一天开始了,我逐渐从鲜红变得苍白,身上的“疙瘩”更加显眼。数小时后,我终于脱离了福尔马林的包围,来到了一块木板上。
一位医师小姐姐拿起刀子,经过精挑细选,从我的身上切下了几块组织。经过脱水、浸蜡、包埋等一系列处理,最终,一台巨大的机器将我切成许多4微米厚的薄片,每片都被放在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片上。
在经过HE染色液的短暂浸泡后,我穿上了深浅不同的蓝色和红色外衣,然后又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超薄被子”,来到了显微镜下。
病理科医生的工作并不容易,有时一份病例就有数十张玻片摆满整个工作台。为了找到“嫌疑人”,这些玻片都要逐一进行观察。显微镜是医生的“火眼金睛”,而玻片上则是数以万计的各种细胞。
癌细胞通常比正常细胞大,并且细胞核可能变成“双黄”或“多核”。然而,这种判断需要医生多年的丰富经验。作为一块可疑的组织,我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询问”,即免疫组化检查。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含有不同的蛋白质,而免疫组化则像一位侦探,使用能够显色的抗体来标记肿瘤细胞,就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揭示“真凶”的身份。
为了进行这项检测,我的主人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为什么一开始就不做呢?还得让我再跑一趟?”他抱怨道。
病理诊断就像破案一样,HE染色就像对嫌疑人和目击证人的初步询问。有时候,通过初步询问就可以找到确凿的证据,解开案件。但更多的时候,仅凭HE染色还无法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进一步“调查取证”。如果这样仍然无法确定真正的凶手,就需要进行分子检测,观察DNA/RNA的变化,寻找更多的证据。
历经数日,我的“审判”结果出来了:肺腺癌,并且存在EGFR基因突变。
这时,是否需要进行会诊呢?
在报告单上,出现什么样的字眼代表着不好的消息?癌症、肉瘤、低分化……通常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倾向为”、“考虑为”、“提示为”等表述意味着无法完全确定疾病的名称和性质。当然,也有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做出病理学诊断,比如送检的组织太小,或者组织固定不好自溶等。
根据上级医院会诊专家的要求,我的主人将我借出病理科。此刻,我是一张张“白片”,状态非常稳定,不怕寒冷也不怕炎热,但却怕摔碎。我理解主人的恐惧,报告是打开疾病最后一扇门的钥匙,希望科学给予的不是死亡判决,而是生命的答案。我的主人算是幸运的,他可以通过靶向治疗来控制体内肿瘤的生长。
病理科是揭示疾病真相的地方,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查,医生们努力寻找肿瘤的证据。每一张玻片都蕴含着无数个患者的命运,而病理科医生们则是他们的守护者和解谜人。
我们相信,在科学的引导下,人类对于肿瘤的认识将不断深入,治疗的方法也会不断改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