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绣外慧中——上海绒绣环球旅行记”在中华艺术宫开幕

6月10日是中国的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以“发现‘最上海’文脉,体验‘不一般’非遗”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展览“绣外慧中——上海绒绣环球旅行记”于今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搜狗截图20230610151436.jpg

绒绣是上海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具江南特色和海派风格的项目之一。虽然它起源于西方,但在上海得以蓬勃发展,成为其名副其实的“再造之地”。这次展览展出了100多幅精美的绒绣作品和近30套精美的文创商品,涵盖了来自浦东、徐汇、黄浦等区的代表作品,如洋泾黎辉公司、高桥绒绣馆、恒源祥、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欧喆华等。参展的绣制者中包括国家级传承人唐明敏、李蔷以及多位市级传承人。

绒绣,又被称为“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使用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刺绣的手工艺技术。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德国,并在16世纪逐渐在欧洲流行起来,主要用于制作服装、壁挂毯、桌椅垫等生活用品。在17世纪至19世纪,有商人将图案预先绘制在网眼布上,制作者可以按照图稿进行刺绣,这种简化了技艺的方法增加了产量,刺激了消费需求,因此在英国盛行起来。搜狗截图20230610151427.jpg

这次展览的举办,旨在向公众展示上海绒绣的独特魅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上海的非遗文化。通过展览,人们可以欣赏到绒绣作品的精湛工艺和精美图案,感受到上海文化的深厚底蕴。展览的举办也为传承和发展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参观者可以在展览现场近距离欣赏绒绣的美丽,感受到这一独特文化艺术形式所传递的历史和情感。同时,他们还可以购买展览中的文创商品,将这份独特的艺术带回家,让绒绣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持久存在。

通过这次展览,上海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非遗文化,也为广大游客和居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上海绒绣的机会,加深了人们对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注。上海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珍贵的文化宝藏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