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食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浙北到浙南,糯米被用来制作各种美食,如年糕、青团、糯米饭等。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种与糯米食物相关的危险:误吸。
让我们以一个真实的案例为例,77岁的赵大爷最喜欢的糯米食物是咸蛋黄肉粽。然而,他在享用咸蛋黄肉粽时突然发生了噎住的情况,脸色迅速变紫,无法呼吸并失去了意识。
幸运的是,赵大爷当时正在杭州市中医院接受检查,医护人员迅速进行了抢救,通过喉罩通气和负压吸引器吸出异物,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那么,为什么误吸会发生?误吸是指在进食或非进食过程中,食物、分泌物、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老年人由于食管括约肌松弛、咽部感觉减退、吞咽反射减弱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误吸。然而,不仅老年人,健康成年人和儿童也有可能因进食姿势不当、进食过快或同时进食和说话等原因而发生误吸。
那么,如何预防误吸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进食的缓慢速度,尤其是对于颗粒状食物和大块食物,应该细嚼慢咽。同时,进食时不要说话,避免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以免声门开放导致误吸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而言,应尽量减少食用粘性较大的糯米制品,如麻糍、汤圆、年糕、粽子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卡在咽喉声门区。如果有吞咽功能障碍,可以采取坐位进食,头部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以最大程度保护气道。不能坐起的患者可以采取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进食后应保持半坐位姿势30分钟,避免进食过饱,防止食物反流。
对于留置胃管的患者,每次进食前都应进行胃内回抽观察,如果有食物回抽,则应暂缓进食。
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在医疗场所外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并在意识丧失和心脏骤停的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
误吸是一种严重的危险,不仅对身体较弱的老年人构成威胁,对身体较健康的成年人和儿童也存在风险。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进食的方式和姿势,预防误吸的发生,确保自身的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