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到台前:文旅局长的网红效应与实质发展的取舍

近来,不少地方的文旅局长都异常繁忙。他们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还要从幕后走到台前,扮演各种角色出镜。他们在雪山、古城、山水间穿梭,化身为侠客、书生、科幻故事主角等,忙得不亦乐乎。
在一些地方,文旅局长成为“网红”后,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创意的甜头和流量的红利。然而,如今许多地方盲目跟风,制造文旅局长的“网红”形象,将文旅资源的推广转变为推介文旅局长本身,甚至将其作为考核任务,通过比赛、投票、排名等手段大肆炒作,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反感。
首先,制造“网红”需要考虑潜质。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成为“网红”,作为文旅局长,需要理智清醒地判断。出镜需要外貌条件和表达能力,有些人适合,但大多数人却感到勉为其难。为了迎合潮流和完成任务,他们不得不进行形象包装,直到“换了一个人似的”才罢休。这对许多文旅局长来说是一种伤害。更有甚者,个别地方在确定文旅局长岗位时,竟然优先考虑外貌条件,而非专业知识、行业理解和政策水平等,这走偏了,变味了。
其次,文旅局长应该明确主次关系。推介当地旅游是好事,但需要区分主次。遗憾的是,许多地方在宣传文旅局长“网红”时只注重表面,过于强调夸张的表现方式,而缺乏实质内容,最终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宣传片。一些网民反映,在网上看到某位“网红”局长对一个小镇大肆吹嘘,结果实地体验却完全不符合期望。短视频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都需要聘请专业公司完成,这涉及费用支出。对于一些刚摘掉贫困县帽子、仍然不太发达的地方来说,这样的花销是否值得?
实际效果表明,许多盲目跟风的地方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许多文旅局长成为“网红”后,并没有带来流量和红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局长的身份很难再成为卖点。而“网红”文旅局长们的宣传和表演只是自娱自乐。搜狗截图20230519080957.jpg
最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历史、文化、风景、交通、住宿、饮食、价格等多个因素。吸引游客的关键在于特色、服务和性价比。如果仅仅依靠短期内的“网红”效应吸引游客,却不能提供优质的旅游项目和服务,不仅无法留住回头客,还会对地方旅游业造成伤害。因此,进行文旅宣传时,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将其转化为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文旅产业是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地方政府急于发展文旅产业可以理解,但不应盲目跟风,而是要着眼长远,注重内功的修炼。
当前,尽管旅游业出现了强劲的复苏势头,但实际上仍面临许多困难,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仍然漫长。许多闲置低效的旅游项目需要振兴,许多行业壁垒需要打破,许多传统项目需要提升,许多新兴项目需要落地。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出台有力的扶持政策,为旅游者提供安心,为从业者送去真心,为行业发展送去信心。地方政府应该着重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而不是追逐“网红”文旅局长,这才更为迫切和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