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退费?当心骗局!社区帮八旬老人守住“钱袋子”

购买的保健品可以退款,但需要提供微信和电话号码——最近,家住复兴门外社区的杨大爷和老伴儿被上门办理“退货”的男子要走了信息。幸亏老两口儿及时到社区求助,在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帮助下,避免了财产损失。

“大爷,您在我这儿买过保健品,现在可以给您退费……”近日,一名男子敲开了杨大爷家的门。年过八旬的杨大爷,看着眼前陌生的男子,顿生警惕之心。

“大爷,您放心,是我给您钱!”见杨大爷有些犹豫,男子一边“宽慰”老人,一边将老人的手机“半要半抢”了过去。杨大爷这才想起来,他们确实从男子手里买过保健品,但那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当初没说过需要退费的情况,后来为了避免被骚然,杨大爷早就在手机上拉黑了对方。

“您怎么拉黑我了?”翻看了杨大爷的通讯录后,男子自作主张恢复了两人的联系,记下了杨大爷老伴儿的电话,还以方便退款为由,顺手加了杨大爷的微信。他边操作,边往老人屋里走,观察家里的陈设。

男子离开两个小时后,老两口儿一直没见退款到账,慢慢回过味儿来,他们想起了社区民警的防范提示,连忙来到社区服务站求助。

“东西买了好几年了,根本不存在需要退款的情况。要了我的联系方式,也没见钱到账!”听了杨大爷的诉说,社工初步判定这是一起诈骗。杨大爷立刻拨打了110报警。经派出所民警调查核实,确定该事件为诈骗,幸运的是老人没有损失任何财产。

“大爷大妈,以后遇见拿不准的事,可以先来社区找我们帮您出出主意。”工作人员帮着老人删掉了男子的微信,还贴心地提醒老两口儿,要将这事儿告诉子女,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老两口儿的信息联系亲属骗取钱款。

月坛街道工作人员推测,对方可能是通过退款名义互加微信,先打消受害人的疑虑,后续以点击链接、银行需要核实信息等作为理由,一步步套取老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工作人员提醒,遇到陌生人索要个人信息的情况,要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提供个人信息;若接到电话要求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或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应该直接挂断电话或立即报警,避免财产损失。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