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起处”是故乡,返乡过年莫忘安全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终而复始、万象更新,象征着团圆、欢乐、久别重逢和一年新的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信念有着一个固定的归属,这个归属就是家。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着故园之思。随着中国农历癸卯兔年的临近,各种年货琳琅满目,年味儿扑面而来,国人也感受着绵延千年的心灵共振。各地游子们归心似箭,路途虽远,但也要回家过年。1.jpg
返乡过年,莫忘旅途安。1月7日,全国春运正式开启。随着疫情三年来人们累积的返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今年春运客流将大幅增长。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我们看到,我们熟悉的那个热闹繁忙的春运已经回来了。
与往年相比,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今年春运情况复杂,面临困难挑战大。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角度来讲,安全,一定是我们春节出行的重中之重。一路平安,既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踏上春节返乡路,无论我们是一人或是全家出行,乘坐公共交通或是自驾出行,每个人都要把“安全”二字牢记心中,遵守各项交通规则,同时要密切关注旅客流量、天气变化以及疫情发展的不同状况,聚焦人、车、路、环境等核心要素,及时调整优化出行计划,确保个人和家人的出行安全。
过年相聚,莫忘健康防护。从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也意味着公共生活掀开新的篇章。无数人早已按捺不住返乡过年的念头,急欲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乡,慰藉被疫情阻断的亲情。从天南海北回到久别的家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亲人,听到了不绝于耳的乡音,吃到了地地道道的家乡菜,看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春节,也是最温情且难忘的一个春节。
“炊烟起处”是故乡。在我们畅享万家团圆相聚、感怀家乡亲情之时,也要加强个人健康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毕竟时下新冠病毒感染还在流行期。比如: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家庭聚餐、酒店聚会等活动尽量使用公筷;做好个人及家人的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回家过年,家人团圆,是坚守传统年俗的“根”与“魂”。人们历经万水千山,只为奔赴一往情深的故乡,大家带着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与深情,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从他乡到故乡的漫长旅途,有拥挤、有匆忙、有窘迫,但更多的是温暖、期待和喜悦,这期间,“安全”是最重的砝码,也是对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生活最好的护佑,让人们最真挚纯朴的情感,在春节这一最暖心的时刻得以升华释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