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却把我当狗(郭德纲: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结果,我成了龙)

你却把我当狗(郭德纲: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结果,我成了龙)

一九九五年,二十二岁的郭德纲从天津启程,去了北京,这是他第三次进京。

学艺十几年,他喜欢曲艺,放不下这些玩意儿,虽然已经败了两次,没留住,但他还是决定再冲一把。这次冲京,他目的很明确,就是求收留。他咬碎牙,狠了心,愿意恶心自己,像那些他看不上的人一样,「穿一个小西装,抹个红嘴巴儿,演一场一百块钱,一个月两千块钱」,他想明白了,干什么,也得先活着。他愿意和主流相声界同流合污,但是,他连一个污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多年后聊起这段儿,郭德纲依然耿耿于怀:「我三次进北京,恳求你们收留我,生生是你们把我逼出来的,但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让他来,留在手底下当个马仔,我就认投了。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非把我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

你却把我当狗(郭德纲: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结果,我成了龙)

无着无落的郭德纲在北京晃了一年多,身前没正事,遍尝人间苦。一九九六的一天,他在南城晃,路过一个小茶馆,里边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在说传统相声,一下就挠到了郭德纲的心窝。他钻进茶馆,听着听着,就加入了他们,开始一起说了。

谁能想到,他们说的传统相声,底下的观众居然很受用,非常喜欢。郭德纲的加入,让小茶馆的票房一天比一天好,很快就开始爆满,从屋里坐到屋外,观众排到门外,隔着窗户听相声。

在那个小茶馆,郭德纲醒了:「相声原来没死啊,不至于像人们说的那样传统相声不能说了,没有人听了,与时代脱节了。谁说的这些话?这是观众们说的么?不是。这是有些个相声演员自个儿说的!人家观众没说这话啊。」

郭德纲挑起了对说相声这件事的希望,他想明白了,相声,还是要到剧场里说。

当时的郭德纲,能量有限,微乎其微,是个事就罩不住。茶馆要搬家,他们也就只能跟着搬,搬过去演着演着,茶馆直接关门了,他们也就只能跟着歇了。

当时的剧场还处于计划经济状态,和当时的主流相声一样,安稳度日,与世无争,不玩竞争,也无争可竞。场地就在那儿,你要租就租,掏钱就行,剧场只管翘脚收账。

郭德纲他们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个剧场。相声行有个词儿叫「靠地」,靠人,靠活儿,把这个地方靠出来,立柱了,扎稳根。郭德纲他们在一个地方卖上三个月力气,结下了满座观众缘,结果剧场突然就跳起一刀,说场地要干别的了,租不了了。好容易攒下的观众,一夜失联,就地离散。

你却把我当狗(郭德纲: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结果,我成了龙)

就这样走走停停,郭德纲坚持了十年,2006年春节,一大批媒体突然涌来,围着郭德纲采,密集曝光带来了全面引爆,郭德纲迎来了他等了很久的出头之日。

回忆爆红前的十年,郭德纲感慨很深:「我这十年来也没遇到什么好人。种种困难,我们都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