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执法部门:普法+执法,优化路域环境治理效果

在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四支队二大队,一项令人振奋的举措正在推动路域环境治理向前迈进。这项措施,将法治教育与执法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提升治理成效,让交通秩序在重庆更加坚固。
为了提高普法的覆盖面,该支队的执法人员采用了多样化的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标语、展板、横幅等方式外,他们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编制调查问卷,进行法律讲座等活动,致力于打造更为精准的宣教模式。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受众,还能够提高大众对路政运政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360截图20231025133405162.jpg
为了推动广大民众更加主动参与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执法人员深入边网破损频率较高的路段,走进沿线村镇,向村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强调路域环境整治的积极意义。这种做法有助于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维护道路环境的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更加爱护和保护道路资源。
为了积极应对各类企业涉法问题,执法人员深入重点运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释疑和监督提醒。这包括规范车辆的装载和防护措施,以减少货物扬尘和散落。这一举措有助于确保道路上的货物运输符合法规,减少不合规行为。
收费广场通常是车辆密集的地方,也是交通秩序管理的关键区域。为了维护这一区域的秩序,执法人员加强了对收费广场摆摊设点的整治工作。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他们迅速进行疏导劝离,通过说理式执法净化收费广场的环境,确保交通秩序的稳定。
“普法+执法”模式的成功实施,为重庆的路域环境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种综合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还促使广大民众更加自觉地守法,加强企业合规经营,以及维护收费广场秩序。这一模式为交通秩序的构筑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让重庆的道路更加安全、有序、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