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详细描述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的文章,揭示了中美之间芯片产业竞争的来龙去脉,称之为一场“芯片战争”。拜登政府还专门指派了一个名为“美国工业与安全局”的部门负责这场“中美芯片战争”,而美国三大芯片巨头公司——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也纷纷要求政府尽快解除“升级对华出口限制”的法案,可见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

在芯片技术方面,中国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不久前,中国发布了针对镓、锗等相关物质的出口管制禁令,对美国发起了有力的反击。虽然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在反击,而是中国行使了自身的自由与权利,因为美国先前的不仁不义行为。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中国的做法充满智慧。
然而,中美双方的你来我往使得这场芯片大战越发激烈。据最新数据报告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取消了大量芯片订单,导致美国芯片企业亏损达350亿美元,其中三大芯片巨头公司的损失占比接近50%。美国企业因无法找到关键替代品而流失大量订单,这促使它们急于寻求结束这场战争的方式。

当然,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损失,美国的打压和封锁策略对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与美国所受损失相比,中方对继续与美国交战充满信心。现在,中方是否同意三大芯片巨头公司的建议,放弃芯片大战,将由中国决定。
有人认为,这场“战争”并非中国发起,但主动权现在却在中国手中。如果中方真的与美国相安无事,相信在必要时刻,美国很可能再次采取类似方式对待中国甚至更狡猾。因此,至少要让美国有伤筋断骨的损失,才能考虑停止“中美芯片大战”。

然而,中国多年来的发展表明,击败美国并不是真正的目标,最大的“敌人”是战胜自己。中国坚信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挑战,坚持到底的一定会是自己。中美芯片大战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但中国将继续努力战胜自身困难,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领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