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人反对自己踢球(家长反对孩子踢球并不是“中国特色”,与传统观念博弈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小时候家人反对自己踢球(家长反对孩子踢球并不是“中国特色”,与传统观念博弈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7月15日至16日,中英足球教育文化战略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在两天的研讨中,中外学者以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围绕校园足球发展、足球教育专业、体育科学实践等主题,展开了全面的交流,揭示了许多世界上最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技术。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中国学者多来自国内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省市教育和体育部门、足球协会,而来自英国的九位专家同样经验丰富,且拥有英足总或欧足联A级和B级以上执教资格证书。

小时候家人反对自己踢球(家长反对孩子踢球并不是“中国特色”,与传统观念博弈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家长反对是世界难题

约翰·瑞德(John Read)与杰米·霍钦(James Houchen)两位学者始终着眼于校园足球的培训、推广工作:前者曾担任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首席执行官,后者曾担任英足总教学部部长;无论在他们所作的主题报告,或是在他们与其他专家的交流过程中,无不体现了他们对于校园足球独特的理解、丰富的经验,以及英格兰在这方面作为先驱者所具有的体系性。

两位学者认为,校园足球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家长的反对。“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过往的经验来看,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让家长们透过目前正在参加校园足球的孩子们,了解到校园足球所能带来的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创造力、社交能力、健康以及快乐,从而让他们自发地送孩子去踢球,但是这种与传统观念的博弈,同样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小时候家人反对自己踢球(家长反对孩子踢球并不是“中国特色”,与传统观念博弈绝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据介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经过超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英格兰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校园足球层级系统,大致按年龄可分为11岁以下、12-16岁以及16岁以上三大阶段,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为:培养兴趣、基础训练、竞技训练;从兴趣出发,逐步教授足球技能,再发掘使用技能的决策能力。

而在具体的校园足球训练中,因材施教是一条被屡屡提及的准则: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分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分组的标准主要包括了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及技术水平三项;针对不同情况的球员,教练们往往会设计不同的挑战,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中,青少年可以完成从模仿教练行为到逐渐形成决策的飞跃,而决策力的提升,也会带动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而这个过程需要耐心、专业的指引。

在训练方法方面,小场地比赛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训练方式。足球远不止十一人制这一种形式,九人制、七人制、五人制甚至是三人制足球都可以成为校园足球的一部分:这些比赛对于场地的要求更低、比赛的节奏更快、参与者的参与度更高,故而对于青少年而言更具吸引力、得到的磨砺更多,在不同时地下的普适性也更强。但是遗憾的是,由于类似比赛引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五人制足球的国家队、U20梯队,且五人制足球也被纳入了青运会项目,但在基层,这些比赛的推广依然任重道远。

此外,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后者以赢得比赛、获得荣誉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前者更多强调的是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能有所收获、强身健体。

故而,激励是校园足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约翰·瑞德以英格兰校园中正在实施的一项举措为例,也即小球员们在上场之前,会从教练处得到一张纸条,并在赛前交给自己的家长,纸条上写着:“这是我的比赛,我是来享受比赛的。如果我犯了错误,请不要生气。”英格兰专家组认为,当中国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踢球时,他们并不快乐,也许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需要长期的改变。

国内运动科学领域方兴未艾

马克·阿米蒂奇(Mark Armtiage)与戴夫·卡罗兰(Dave Carolan)则是运动科学方面的翘楚。前者曾在沃特福德、诺维奇、南安普顿、阿森纳等英超俱乐部的各个梯队工作过,并与卢克·肖、贝莱林等顶尖球员、波切蒂诺、温格等名帅共事,如今在萨福克大学执教;后者则在二十年的体育科学生涯中,为伯明翰、斯托克城等球队负责了超过1000场比赛的准备工作。因而,他们的演讲与发言多围绕运动科学方面展开。

据介绍,在近二十年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科学在足球领域的地位迅速攀升。运动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科学,内容涵盖了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力学等。其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就俱乐部一线队而言,运动科学顾问团队通过对于球员无时不刻、无远弗届的监测、调查,通过对于各类数据——无论是训练量、体能体脂,亦或是赛场上的跑动距离、呼吸、心率等的监测,还是赛前赛后对于比赛视频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每一位球员的运动量,并为教练的决策、战术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从而降低球员受伤的风险,并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而对于青年队、各个梯队乃至大学生联赛而言,运动科学还可以通过各类科学的分析,判断球员的技术潜力、心理素质乃至决策能力,而后两者是决定球员所能达到高度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种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困难的,而与球员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而众所周知,近些年来,英格兰在青训方面的成果,以托特纳姆热刺俱乐部为例,可谓有目共睹,这背后便离不开运动科学的帮助。

因而,运动科学团队的培养,同样对于足球运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介绍,在英国,许多大学已经拥有了相应的学科设计、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学位。而运动科学的特殊性在于:虽然现有的学科知识有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球员、每一种战术。在这些意外情况下,经验便显得弥足珍贵。故而,英格兰的各级俱乐部往往会与各个相关大学展开合作,提供各式各样的实习机会,力求培养出既能在各类知识间融会贯通、又能在某些领域拥有一技之长、且对足球运动有着深刻了解、还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运动科学顾问。

遗憾的是,在国内,运动科学领域方兴未艾。相关学科、专业依然十分薄弱,且各个院校与各级俱乐部间的合作相对较少。

在大学生联赛中,由于创办时间短,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得到科学分析的球队屈指可数,仅限于成绩出色的八强而已,且各球队中教练员的水平良莠不齐。

可以说,在运动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我国较之欧美,都有所落后。

国外经验不必照搬,但必须借鉴

两天的研讨会虽短,但是与会的专家们都进行了深入、清晰的探讨,而通过英方专家之口,在校园足球以及运动科学方面,中英两国间存在的差距昭然若揭。

虽然英方学者反复强调他们所讲述的发展模式未必适用于中国,中国必须发展出符合自己实情的足球道路。但先行者的经验与教训总能给予后来者些许启发与借鉴。面对与世界一流足球国家间的鸿沟,唯有从长计议、脚踏实地,才有可能逐渐追进。大部分人只看到了2018年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出色的表现,却绝想不到,早在十年前,英格兰的教练们已经在对十年后的战术进行预测与应对。

“从方方面面吸取国内外所有先进的足球理念,对指导我们足球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上海市足协主席朱广沪表示,校园足球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中国足球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遵循足球规律。

自7月17日起,第七期英格兰足球教师教学课程培训班将紧随研讨会之后举行,九位英国专家会将自己的经验、理论传授给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初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中小学老师、大学老师、俱乐部教练等组成参训学员82人,分成3个班级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足球课培训。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