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今天开幕。

我国与亚洲各国有广阔的文化遗产合作空间,也在与各国共同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北京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以“中轴线申遗”文物腾退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和文物合理利用,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

沿着“北京中轴线”这条北京脊梁,古建、四合院栖身的胡同街巷,正在有规划地系统治理、恢复风貌,经过腾退修缮,历史文化遗存被逐渐擦亮,焕发出新的活力。

  • 如何深度挖掘并精准表述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 以中轴线保护为指引,老城的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做出了哪些有益探索?

  •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还有哪些潜力值得期待?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吕舟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郑军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 秦红岭

帝都绘联合创始人、书籍《中轴线》主创 宋壮壮

博物社科专家、北京传统文化保护参与者 李想

五位嘉宾做客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天天谈》节目,以正处于“申遗进行时的北京中轴线”为范本,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延续历史文脉,实现一脉传“城”。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将谈论跟“北京中轴线”相关的哪些内容?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吕舟: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主要是亚洲各国通过文化遗产主题交流讨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然后相互借鉴。整个亚洲地区的文化遗产中,“北京中轴线”是反映了中华文明特征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遗产。在这次大会上,我将从亚洲地区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谈谈“北京中轴线”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反映中华文明特征的文化价值。

“北京中轴线”申遗,是把“北京中轴线”放入体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来认识,所以我们会讨论“北京中轴线”如何体现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从哲学的到信仰的,到它所承载的不同文化生活,以及它对整个中国的都城规划,对于塑造一个城市秩序,在这些方面所展现出的特点。

  • 为什么说“北京中轴线”为申遗提供了“北京模式”?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吕舟:在长期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一些自己的方法,一开始,我们就以北京中轴线的价值、申报世界遗产的策略为主题召开了多次国际研讨会;此外,关于保护的方法,一开始我们就希望通过一个世界性的讨论,更深刻的认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基于这种广泛的讨论,我们也提出从“历史景观的角度”来保护“中轴线”这样一个重要的遗产,并且把这种方法融入到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和规划当中;另外,我们还结合北京的城市特点不断探索,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我们的经验。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 “北京中轴线”如何表现出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郑军:

一、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北京中轴线上可以看到从元朝到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可以看到元代的万宁桥、地安门外大街,明代的景山故宫、天坛,清代重建的故宫太和殿和前门外的居民区,还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市民化城市改造的成果,比如说把皇家的宫殿、坛庙园林等改为了市民公园;同时,还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等。

二、从建筑的类型来看,北京中轴线上有宫殿、坛庙、园林、城门、街道、民居、水系,还有桥梁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建筑类型。

三、从功能来看,不同历史时期北京中轴线的功能不一样。封建时期凸显的是社会治理的功能,比如说皇宫、衙署、城门、城墙,还有钟鼓楼这种报时机构,主要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中轴线上的坛庙、天坛、社稷坛、先农坛等,实际是意识形态的功能。那么,到了现在,北京中轴线的功能是多元化的,是市民和游客参观的场所、休闲娱乐的场所;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象征,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举行国家庆典的场所,人民大会堂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决定国家大事的场所等等,这些都是时代赋予北京中轴线的新功能。

四、从历史事件上来看,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见证了五四运动,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所以说,北京中轴线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非常之高,这在世界城市当中极为罕见,特点非常鲜明。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 北京中轴线跟其他城市的中轴线相比,有哪些特点?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 秦红岭:首先,北京中轴线本身的文化内涵就具有丰富性。比如说皇城文化、宫廷礼仪、祭祀文化,还有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和民间的娱乐文化等等。其次,城市不断持续发展,它是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生命印记承接的产物。

从元明清、民国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它都存在着特定阶段的历史意义,如此构成了中轴线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以,保护中轴线其实需要展示北京中轴线在历史变迁中,每个典型片段叠加起来的时代特征。

如果跟国外城市的中轴线比较,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悠久。北京中轴线形成之初的基本轮廓,从来没有被打断过,这在世界上非常罕见。世界上的很多古都都经历过城市更新,但是,没有哪一个古都的城市更新,在一条中轴线上的更新,像北京这样持续下来没有被打断。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1267年),历史悠久,但是,西方城市大概在16世纪以前是没有中轴线概念的,比如法国巴黎、美国华盛顿,这些城市的中轴线起源于建筑史的巴洛克时期,那个时候才开始重视中轴线的设计,这个比北京晚了很久;另外,巴洛克的中轴线主要是视觉的引导,而北京中轴线却有着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体现了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

  •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腾退带动了老城整体保护和文物合理利用,您感受到哪些显著变化?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郑军: 北京中轴线申遗,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中轴线这一根线,还带动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我们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城市更美了、环境更亲切了、生活更便利了、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腾退出来并向公众开放了,北京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浓了。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 秦红岭: 我家虽然住在北四环以外,但是我经常去钟鼓楼、什刹海周边感受老北京的魅力和人文气息。每次去钟鼓楼,我都能感受到在别处无法体会到的“古老的建筑空间与现代市井生活很融洽的气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住在钟鼓楼附近的人,他们使用这片空间踢毽子、下棋、运动,年轻人也很乐意在这里打卡拍照,这里是拍婚纱照的一个好去处;他们带给整个钟鼓楼区域很多活力。

中轴线申遗开始,我们就一直非常明确要把保护工作、疏解整治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以及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腾退,一方面保护,一方面利用,一方面让老百姓真正的共享。

当我们在西海湿地公园运动、散步,我们能感受到文化和绿色空间的交融,北京中轴线和古城保护让我们油然而生的感受是:城市建设既保护又发展,又让老百姓有共享空间,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因为热爱北京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加入北京中轴线保护和文化的普及活动中

他们怎么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他们怎么理解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和历史?

他们用哪些创新的方式让人们走近北京中轴线呢?

来听两位年轻人的讲述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 李想 —— 带着孩子们打卡北京中轴线,挖掘历史文化宝藏,为孩子们讲解天坛的历史和文化

李想:大概从2015年左右,我会带着熟悉的人,朋友或者他们的孩子实地了解中轴线。到了2018年左右,我真正开始带着更多的孩子对整个中轴线进行了解,一个个打卡并解锁中轴线上的建筑物,一直坚持到现在。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古代文化非常重要的体现,可能从外观,或者地标建筑上看,大家觉得好像就是一些建筑建在这条线上面,但其实背后有非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比如说建都史、建城史,中国古代为什么这样建立城池,城池的布局为什么按照这样来建设……这都是孕育在中轴线上的传统文化。比如说中轴线建造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我一般会告诉孩子们,这就叫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现在人生活的一种理念,大家也都认可的理念,而古人的认可就是“天人合一”,其实这些理念在整个中轴线的布局规划和建筑中都有所体现。我觉得这种传承,尤其是从有形的建筑到无形的文化,是需要孩子们去了解的。

现在,我经常带着孩子,甚至有一些成人,他们都非常愿意去了解北京中轴线的传统文化。现在孩子的生活,跟我们以前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当我给他们介绍传统历史文化的时候,他们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绝大多数都是北京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对北京特别了解,但是参观北京中轴线的时候,他们都会发出感慨“原来我对北京的了解还不是那么多!”这也说明北京中轴线是历史文化的宝藏,有很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学习。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非常有必要让孩子们接触传统文化,特别是一些核心文化的精髓,为什么?因为文化自信是咱们所有自信的根源,只有孩子们了解了咱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够从根上或者是从内心去热爱我们的祖国。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宋壮壮和他的《中轴线》

  • 宋壮壮——帝都绘联合创始人、书籍《中轴线》主创。关注城市,关注建筑,也关注中轴线上“人的生活” 。

书籍《中轴线》用39个主题,500余幅插画串联起7个世纪,全面解析了7.8公里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外,到老天桥,到前门大街上热热闹闹人群,再到天安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等地标性建筑,以及不同时代、形态各异的的小人儿……描绘了一幅北京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画卷。

架构起《中轴线》这本书并不容易,此前,多位业内外人士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阐述过中轴线的历史与人文故事。书籍《中轴线》的主创人员——帝都绘工作室的李明扬与宋壮壮,是建筑学专业出身,凭一腔热情,他们如何将时间与空间尺度巨大的中轴线在一本书中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又是如何理解北京中轴线串联起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呢?

宋壮壮:这些年关于中轴线的呈现内容很多,我们特别希望对中轴线的内容或者呈现方式有一些补充。说到中轴线,多聚焦于建筑,我们希望在尺度上做一个扩展,如果说建筑是相对中观的,我们希望先给大家一个更宏观的中轴线的理解,所以就有了“中轴线上的城市”;然后再来比较中观的建筑;最后还希望再提供一个微观的视角,所以就有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叠加。通过这样的形式能更全面的介绍中轴线,而不是一想到中轴线,只想到建筑。

另外,中轴线的历史和现在是用图解的方式来呈现的,因为都是人画出来的,可以非常自如的组合,同时也能呈现不同的历史时期,自如地穿越时空。比如第三章“中轴线上的生活”,其中有一页是讲体育运动,我们就呈现了自古至今中轴线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如下图)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这些人物运动的画面完整的以一张图呈现出来,其实中轴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很多,而且是一脉相承的,过去我们做这些运动,今天我们还在做这些运动,有这样的传承。

  • 未来我们还可以对“北京中轴线”抱有什么样的期待?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郑军: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未来,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活化利用:

第一、意识形态层面。北京中轴线的坛庙建筑和仪式,蕴含着定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还有就是慎终追远、懂得感恩。未来应该进一步发掘这些传统的文化思想,并且传承下去。

第二、知识层面。知识技能方面,北京中轴线在选址、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建造技艺、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以及建筑和环境的结合方面,都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和技能提炼出来,活化用于当今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就能够让我们的城市更加高效,环境更加优美,建筑更加富有文化气息和内涵,艺术作品也更有底蕴。我期待在北京中轴线的活化利用当中,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创作者能够在北京中轴线这么一个最杰出的中国古代智慧的载体上,发掘这些知识技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第三、物质层面。物质层面的活化利用,实际上现在用的是最广泛的,比如中轴线上有博物馆、有公园、有广场、有商场,还有教育场所,这些活化利用一方面让大家亲身领略到文物古迹中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也让文物古迹的基因融入了当今的生活。但是,这个层面的活化利用,一定要强调公益性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利用。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如果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还在向南向北延伸,未来,北京中轴线还会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生长、壮大,继续发挥着城市脊梁的作用。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 秦红岭:第一,期待未来进一步营造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氛围,丰富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手段,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中轴线价值的认知度的,尤其要在提升中轴线遗产的文化体验功能上下功夫。

第二,希望提升中轴线的建筑遗产、历史空间与城市日常生活体验之间的互动性关联。比如说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民俗、非遗展示项目、特色文化活动等,让人与空间和建筑的互动激发出历史场景的当代活力。

第三,数字技术的赋能是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比如说可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中轴线的一些重要节点进行可视化的展示,设计一些虚拟游戏来提升年轻人的兴趣,这个特别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我相信通过我们进一步对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北京中轴线会越来越好,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它的文化价值,真正体会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北京文化旅游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模式”:北京中轴线,一脉传“城”)

播出栏目:《新闻天天谈》

内容采写:陈蕾

微信编辑:陈蕾 李慈